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健康指南 >

牙周炎使肺癌風險翻倍

時間:2019-04-01 10:23來源:生命時報 作者:Doctor001 點擊: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齒為先。美國塔夫茨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牙周炎與一系列癌癥有關。從此,防癌多了一條新建議保護牙齒。 中年謹防牙周炎 這項研究持續14.7 年,追蹤調查7000 多人。研究發現,患有嚴重牙周炎的人,比患有輕度或不患牙周炎的人,患各種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齒為先。美國塔夫茨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牙周炎與一系列癌癥有關。從此,防癌多了一條新建議——保護牙齒。

  中年謹防牙周炎

  這項研究持續14.7 年,追蹤調查7000 多人。研究發現,患有嚴重牙周炎的人,比患有輕度或不患牙周炎的人,患各種癌癥的風險平均高 24%。具體來說,肺癌風險增加133%,結直腸癌風險增加51%。

  除了癌癥,牙周病還會導致其他疾病。各國研究發現,牙周炎已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危險因素,牙周炎患者患糖尿病概率是常人的7倍;牙周炎還會引發不良妊娠反應,增加低體重兒出生率;充分咀嚼利于大腦供血,牙周炎導致牙齒脫落后,咀嚼變得困難,記憶力便會受影響;患中度牙周病的人患冠心病、中風的幾率也比常人高很多。因此,防治牙周病對全身健康意義重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王左敏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我國成人牙周炎患病率在97%以上,咬東西時發生出血就是牙周炎的表現,但多數人卻沒當回事。

  2017年9月,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與10年前相比,居民口腔健康素養水平和健康行為情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中年人群口腔牙周情況較差。35~44歲居民中,牙石檢出率為96.7%,牙齦出血檢出率為87.4%,與10年前相比,竟然上升10.1%。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吳煜表示,多年來,我國主要針對兒童青少年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對中年人群重視程度不足。另外,中年人工作壓力大,累了困了,刷牙容易不認真,再加上吸煙,容易導致牙周炎。

  或是癌細胞加油站

  牙周炎為何引發、加劇癌癥發展,各國研究對此進行了探討。

  研究發現,口腔菌群是肺部菌群的主要來源之一,肺癌患者肺吸取物中可分離出多種常見的牙周致病菌。另外,結直腸癌組織中也有與牙周病相關的細菌。

  《英國癌癥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引起牙周炎的“齒垢密螺旋體”(一種口腔致病菌),能產生一種酶,并在胃腸、胰腺等部位的惡性腫瘤內生存繁殖,幫癌細胞侵害健康組織,阻礙免疫系統搜尋、殺滅癌細胞,可謂癌細胞的加油站。

  《科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牙周炎發病后,口腔內的“具核梭桿菌”可能影響免疫細胞受體功能,促使癌癥加速蔓延。哈佛大學醫學院進一步研究證實,“具核梭桿菌”會影響大腸癌患者的預后,促進癌細胞增殖,加速大腸癌發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房靜遠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具核梭桿菌”含量在腫瘤復發患者的腫瘤組織中明顯升高,可使大腸癌細胞抵抗化療藥物。

  一項針對7萬芬蘭人進行的長達10年的研究發現,牙周炎與癌癥死亡率存在關聯,關聯最大的是胰腺癌。研究負責人蒂莫·索爾薩認為,引發牙周炎的病原菌能從口腔傳播至全身,防治牙周炎對健康非常重要。

  王左敏解釋說,口腔病之所以和全身疾病產生聯系,是因為口腔微生物環境提供了慢性病的病理生理機制核心——炎癥。通過炎癥環節,微生物可能會對全身器官造成影響,進而與各種慢性病相聯系,包括癌癥。目前,人類利用先進技術已分析出口腔內有多達600多種微生物,將來還會有更多口腔微生物被發現。它們如何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會被進一步揭示。

  如何防范

  吳煜提示,當發現口臭、牙齦紅腫、牙齒松動、吃東西總塞牙、晨起唾液內有血絲、刷牙吃東西時出血等情況,就要警惕牙周炎,應去醫院檢查治療。

  牙周炎治療的第一步是洗牙,把牙菌斑、牙石清除干凈,之后進行牙周刮治,清除牙齦下的牙石和牙菌斑,必要時可能需要牙齦翻瓣手術治療。治療后,患者要認真刷牙,定期復查。

  如何預防牙周炎?吳煜表示,科學刷牙是基礎,每天早晚刷牙3分鐘。牙刷首選刷頭較小、刷毛軟細的,比較靈活,容易刷到最內側牙齒。目前流行的電動牙刷也是不錯的選擇。牙膏雖然多樣,但功能相差不大,選含氟牙膏即可。

  飯后漱口,食物嵌塞時用牙線清理。淡茶水含殺菌消炎和促進牙齒再礦化的物質,常用其漱口可保護牙齦。

  定期洗牙。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石和牙菌斑,它們會刺激牙周,引發炎癥。定期洗牙能防范于未然。

  吸煙酗酒、睡覺磨牙、用嘴呼吸等不良習慣也會導致牙周炎,應盡量糾正。此外,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利于問題的早發現、早治療。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
  • 三伏熱浪來 消暑要適度

    本周日即將入伏,一年之中最炎熱的夏季終于來了。這時節如何養生調理?中醫專家提醒,...

  • 小暑飲食有“三寶”

    煎藕餅 花椒黃鱔 黃鱔飯 花膠鱔王湯 蓮藕湯 膏蟹沙白燜鱔 豆芽涼菜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

  • 綠豆冬瓜煲水鴨

    推薦: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 主要功效:清熱解暑 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民間有小暑大...

  • “擼貓”需謹慎 當心“貓抓病”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儲潔雅、黃月星、魏星)貓是很多人喜愛的寵物。...

  • 盛夏湯水養生 三要領切記

    解惑專家: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主治醫師林淑嫻 名醫解惑 健康有約工作室身邊紙研編...

  • 咽喉不適 試試這杯茶飲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王健)咽喉不適有何緩解妙方?廣州醫科大學附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