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規格】 除上述4種外,紫珠屬下列2種植物的葉在產地亦作紫珠入藥:全緣葉紫珠 Callicarpa integerrima Champ.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日本紫珠 C. japonica Thunb 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湖北、湖南、四川、貴州。 【化學成分】 含黃酮類、縮合鞣質。尚含中性樹脂、糖類、羥基化合物及鎂、鈣、鐵鹽。 【采收加工】 7~8月采收,曬干。 【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殘留枝梢及枯葉,搶水洗凈,切絲,曬干。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 【附方】 1.治咯血 干紫珠葉末1.5~2.1g。調雞蛋清,每4h服1次;繼用干紫珠葉末6g,水煎,代茶常飲。(《福建民間草藥》) 2.治肺結核咯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紫珠葉、白及各等量。共研細粉。每服6g,每日3次。(《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胃潰瘍出血 紫珠葉12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4.治衄血 干紫珠葉6g。調雞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葉末塞鼻。 5.治拔牙后出血不止 用消毒棉花蘸紫珠葉末塞之。(4-5方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6.治子宮功能性出血 紫珠葉、地菍、梵天花根各30g。水煎,加紅糖30g。在出血的第1日服下,連服數日。 7.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紫珠葉、豬殃殃、細毛鹿茸草各15g,地菍、梔子根各30g。水煎服。(6~7方出自《浙江藥用植物志》) 8.治創傷出血 鮮紫珠葉,用冷開水洗凈,搗勻后敷創口;或用干紫珠葉研末撒敷,外用消毒紗布包扎之。(《福建民間草藥》) 9.治跌打內傷出血 鮮紫珠葉和實60g,冰糖30g。開水燉,分2次服。(《閩東本草》) 10.治扭傷腫痛 紫珠草葉30g,鵝不食草30g,威靈仙15g。水煎服;或加松節油共搗爛外敷患處。(《青島中草藥手冊》) 11.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肺炎,支氣管炎 紫珠葉、紫金牛各15g,秦皮9g。水煎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匯編》) 12.治赤眼 鮮紫珠草頭30g。洗凈切細,水2碗,煎1碗服。(《閩南民間草藥》) 13.治癰腫,喉痹,蛇蟲、狂犬等毒 紫荊(紫珠)煮汁服之,亦可洗。(《衛生易簡方》) 14.治陰道炎,宮頸炎 150%紫珠葉溶液,每次10ml,涂抹陰道,或用陰道栓,每日1次。1星期為1療程。(《全國中草藥匯編》) 15.治瘰疬,甲狀腺腫大 杜虹花根60g,三椏苦根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錄自】 《青陽客!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