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yī)藥網(wǎng)

大薊《中藥學7版》

時間:2017-06-26 03:51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大薊《中藥學7版》 【名稱】 大薊 【拼音】 Daji 【出處】 《名醫(yī)別錄》 【概述】 為菊科植物薊Cir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分或根。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華北地區(qū)多用地上部分,華東地區(qū)多用地上部分及根,中南及西南地區(qū)多用根。夏、秋季花開時
【標題】
大薊《中藥學7版》
【名稱】
大薊
【拼音】
  Daji
【出處】
  《名醫(yī)別錄》
【概述】
  為菊科植物薊Cir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分或根。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華北地區(qū)多用地上部分,華東地區(qū)多用地上部分及根,中南及西南地區(qū)多用根。夏、秋季花開時割取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雜質(zhì),曬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歸經(jīng)】
  甘、苦,涼。歸心、肝經(jīng)。
【功效】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應用】
  1.血熱出血證。本品寒涼而入血分,功能涼血止血,主治血熱妄行之諸出血證,尤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如《不居集》治九竅出血,常與小薊相須為用;《本草匯言》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皆用鮮大薊根或葉搗汁服;若治外傷出血,可用本品研末外敷。
  2.熱毒癰腫。本品既能涼血解毒,又能散瘀消腫,無論內(nèi)外癰腫都可運用,單味內(nèi)服或外敷均可,以鮮品為佳。如《日華子本草》以大薊葉生研調(diào)服治腸癰;《閩東本草》以鮮大薊煎湯內(nèi)服治肺癰;若外用治瘡癰腫毒,多與鹽共研,或鮮品搗爛外敷。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鮮品可用30~60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主要含三萜和甾體類、揮發(fā)油類,長鏈炔醇類和黃酮苷類化合物。
  2.藥理作用:大薊水煎劑能顯著縮短凝血時間,其水浸劑、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均有降低血壓作用,乙醇浸劑對人型結(jié)核桿菌有抑制作用,水提物對單純皰疹病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 用大、小薊各30g,清水洗凈,放碗中搗爛,擠出液汁,慢火燉開加糖服下,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有效(中醫(yī)雜志,1965,12:16);用大薊100g,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劑。若每劑加瘦肉30~60g,或豬肺30g同煎更好。連服3個月為1療程。共觀察肺結(jié)核26例,結(jié)果:痊愈4例,好轉(zhuǎn)17例,無效5例(浙江中醫(yī)雜志,1987,11:489);用鮮大薊根,洗凈切細,搗爛取汁與食用菜油按比例調(diào)成糊狀,涂抹患處。治療Ⅰ、Ⅱ燒燙傷患者182例,均在10~30天內(nèi)痊愈(中醫(yī)雜志,1988,3:13);另有以本品為主,內(nèi)服或外用治療高血壓病、乳腺炎以及肌內(nèi)注射所引起的硬結(jié)等。
【參考文獻】
  1.《名醫(yī)別錄》:“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令人肥健。”
  2.《本草經(jīng)疏》:“大薊根,陶云有毒,誤也。女子赤白沃,血熱所致也,胎因熱則不安,血熱妄行,溢出上竅則吐衄。大薊根最能涼血,血熱解,則諸證自愈矣。”
  3.《本草新編》:“大薊,破血止血甚奇,消腫安崩亦效,去毒亦神。但用于初起之血癥大獲奇功,而不能治久傷之血癥也。蓋性過于涼,非胃所善,可以降火,而不可以培土故耳。”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