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小薊《青陽客棧》(2)

時間:2017-06-25 05:07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9.治小兒浸淫瘡,疼痛不可忍,發寒熱 小薊末,新水調敷,干即易。(《衛生易簡方》) 10.治鼻窒、氣息不通 小薊一把。(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千金要方》) 11.治高血壓 小薊、夏枯草各15g

  9.治小兒浸淫瘡,疼痛不可忍,發寒熱 小薊末,新水調敷,干即易。(《衛生易簡方》)
  10.治鼻窒、氣息不通 小薊一把。(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千金要方》)
  11.治高血壓 小薊、夏枯草各15g。煎水代茶飲。(《安徽中草藥》)
  12.治急性腎炎、泌尿系感染、尿疼浮腫 小薊15g,生地9g,茅根60g。水煎服。(《天津中草藥》)
  13.治哮喘時發,發時聲如曳鋸,頭上汗出,口干作渴(熱喘)鮮小薊120g,精豬肉120g。共煮,待肉爛,去渣,吃肉喝湯。可3~5d吃1次,連用3~5次。[《江蘇中醫雜志》1982,(6):30]
  14.治傳染性肝炎,肝腫大 鮮小薊根60g。水煎服,10d為1療程。(《常用中草藥圖譜》)
  15.治青竹蛇咬傷 刺兒菜根9~15g,徐長卿3~9g。水地服。外用鮮根適量,搗爛,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參考文獻】
  《名醫別錄》:味甘,溫。主養精,保血。大薊,主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
  《日華子本草》:涼,無毒。治熱毒風,并胸膈煩悶,開胃下食,退熱,補虛損。
  《開寶本草》:味甘,溫。主養精保血。大薊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
  《湯液本草》: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痢,金瘡出血,嘔血等。絞取汁,溫服。作煎和糖合金瘡,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
  《本草經疏》:小薊性下行,以其能下氣,故主崩衄多效。惟不利胃弱泄瀉,及血虛極,脾胃弱,不思飲食之證。
  《本草蒙筌》:大小薊味甘、苦,氣溫。一去氣涼。無毒。雖系兩種,氣味不殊。大薊破血捷,消腫奇。吐衄唾咯立除,沃漏崩中即止。去蜘蛛蝎子咬毒,平焮突痛甚癰疽。并搗爛絞濃汁半甌,攙童便或醇酒飲下。僅理血疾,不治外科。
  《本草備要》:大、小薊瀉,涼血。
  甘溫,《大明》曰涼。皆能破血下氣,行而帶補。治吐衄腸癰,女子赤白濁,安胎。涼血之功。小薊力微,能破瘀生新,保精養血,退熱補虛,不能如大薊之消癰毒。丹溪曰:小薊治下焦結熱血淋。《本事方》:一人冷氣入陰囊,腫滿疼痛,煎大薊汁服,立瘥。
  《本經逢原》:大薊、小薊,皆能破血。大薊根主女子赤白沃下,止吐血鼻衄,涼而能行,行而帶補,兼療癰腫;小薊根專于破血,不能消腫,有破宿生新之功,吐血血崩之用。但其力微,只可退熱,不似大薊能破瘀散毒也。丹方治吐血不止,用小薊、山楂、生地,一服即止,止中寓瀉,劫劑中之良法。近世醫師咸用其花,總取散血之義。然其性皆下行,故脾胃虛弱、泄瀉少食者忌用。
  《本草求真》:[批]破血逐瘀。
  大、小薊專入肝。雖書載屬甘溫,可以養精保血,《別錄》。然究精之養,血之保,則又賴于血榮一身,周流無滯。若使血瘀不消,而致見有吐衄、唾咯、崩漏之癥,與血積不行,而致見有癰疼腫痛之病,則精血先見已不治,安有保養之說乎。用此氣味溫和,溫不致燥,行不過散,閼滯得溫則消,瘀塊得行斯活。惡露既凈,自有生新之能,癰腫潛消,自有固益之妙,保養之說,義由此起,豈真具有補益之力哉。恭曰:大小薊皆能破血。但小薊力微,不如大薊力迅;小薊只可退熱涼血,若大薊則于退熱之中,猶于氣不甚傷也。恭曰:大薊葉療癰腫,小薊專主血,不能消癰也。能理血疾,不治外科。若脾胃虛寒,飲食不思,泄瀉不止者,切勿妄服。
  《得配本草》:涼血。婦人痘疹,經月妄行,最宜。
  《本草新編》:大、小薊,味甘、苦,氣涼,無毒。入肺、脾二經。破血止血甚奇,消腫安崩亦效,去毒亦神,但用于初起之血癥,大得奇功,而不能治久傷之血癥也。蓋性過于涼,非胃所喜,可以降火,而不可以培土故耳。
  或問大、小薊,皆是止血圣藥,一時急癥,用鮮尤佳。倘無鮮者,干者亦可用乎?夫鮮者難遽得,勢必用干者矣。但必須將大、小薊用水先煎取汁,然后煎補血、生血、止血之藥,同飲才妙,不比鮮者,搗汁即可用也。
  或問大、小薊同是血分之品,畢竟何勝?二者較優劣,大薊不如小薊之佳。小薊用一兩者,大薊必須加五錢,其功用實未嘗殊也。
  或問大、小二薊,北人以之治吐血多功,南人以之往往鮮效,何也?蓋二薊過于寒涼,北人秉性剛強,非患熱癥,不易吐血;南人柔弱,不必犯熱,即能吐血也,故宜北而不宜于南。然而,北人不因熱而致吐血者,服之未必相宜;南人偶因熱而致吐血者,服之未必不相宜也。
  或問大、小薊,既分大小,畢竟功效亦別,豈盡同而無異乎?曰:同者止血,異者止熱也。大薊止熱,而小薊則力不勝。故遇熱癥,不妨用大薊一二錢,使熱退而不動血耳。
  《醫學衷中參西錄》:鮮小薊根:味微辛,氣微腥,性涼而潤。為其氣腥與血同臭,且又性涼濡潤,故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熱。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熱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結核,無論何期用之皆宜,即單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瘡瘍腫疼,花柳毒淋,下血澀疼,蓋其性不但能涼血上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種種諸效也。其涼潤之性,又善滋陰養血,治血虛發熱,至女子血崩赤帶,其因熱者用之亦效。
【藥論】
  1.論小薊功擅涼血止血,活血解毒,滋陰養血 張錫純:“鮮小薊根,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熱,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熱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結核,無論何期,用之皆宜,即單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瘡瘍腫疼、花柳毒淋、下血澀疼,蓋其性不但能涼血止血,亦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諸效也。其涼潤之性,又善滋陰養血,治血虛發熱;至女子血崩赤帶,其因熱者用之亦效。”(《衷中參西錄》)
  2.論小薊有保血之功 ①繆希雍:“小薊根苗,所稟與大薊皆同,得土中沖陽之氣,而兼得乎春氣者也,故主養精保血,精屬陰氣,血之所生也,甘溫益血而除大熱,故能養精而保血也。”(《本草經疏》) ②趙其光:“小薊則甘平勝,不甚苦,專以退熱去煩,使火清而血歸經,是保血在于涼血。”“夫涼血者多滯,而此則能行血;行血者無補,而此又能保血;特不能如大薊之補耳。”(《本草求原》)
  3.論小薊補虛之說不可依從 ①大明:“小薊力微,只可退熱,不似大薊能補養下氣。”(《日華子》) ②倪朱謨:“沈則施云:按二薊治血止血之外無他長,不能益人,如前人云養精保血、補虛開胃之說,不可依從。”(《本草匯言》)
【錄自】
  《青陽客棧》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