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灶心土《中藥學7版》 【名稱】 灶心土 【拼音】 Zaoxintu 【出處】 《名醫別錄》 【概述】 為燒木柴或雜草的土灶內底部中心的焦黃土塊。全國農村均有。在拆修柴火灶或燒柴火的窯時,將燒結的土塊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雜質即可。又名伏龍肝。 【...
【標題】 灶心土 【拼音】 Zaoxintu 【概述】 為燒木柴或雜草的土灶內底部中心的焦黃土塊。全國農村均有。在拆修柴火灶或燒柴火的窯時,將燒結的土塊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雜質即可。又名伏龍肝。 【性味歸經】 辛,溫。歸脾、胃經。 【功效】 溫中止血,...
【標題】 炮姜《中國藥典》 【名稱】 炮姜 【拼音】 Paojiang 【英文】 RHIZOMA ZINGIBERIS PREPARATUM 【概述】 本品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 【性味歸經】 同干姜。 【應用】 溫中散寒,溫經止血。用于脾胃虛寒,腹痛吐瀉,吐衄崩漏,陽虛失血。 【貯藏】 同干...
【標題】 炮姜《中藥學7版》 【名稱】 炮姜 【拼音】 Paojiang 【出處】 《珍珠囊》 【概述】 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干燥根莖的炮制品,又名黑姜。主產于四川、貴州等地。以干姜砂燙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或炒炭至外表色黑,內至棕褐色入藥...
【標題】 炮姜 【拼音】 Paojiang 【概述】 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干燥根莖的炮制品,又名黑姜。主產于四川、貴州等地。以干姜砂燙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或炒炭至外表色黑,內至棕褐色入藥。 【性味歸經】 苦、澀,溫。歸脾、肝經。 【功效...
【標題】 艾葉《中國藥典》 【名稱】 艾葉 【拼音】 Aiye 【英文】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概述】 本品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葉。夏季花未開時采摘,除去雜質,曬干。 【性味歸經】 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 【...
【標題】 艾葉《中藥學7版》 【名稱】 艾葉 【拼音】 Aiye 【出處】 《名醫別錄》 【概述】 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ent.的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湖北蘄州產者為佳,稱蘄艾。夏季花未開時采摘,除去雜質,曬干或陰干,生用、搗絨或制炭用...
【標題】 艾葉《青陽客棧》 【名稱】 艾葉 【英文】 Argy Wormwood Leaf 【拉丁文】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異名】 原植物艾(《詩經》)又名:冰臺(《爾雅》),艾蒿(《爾雅》郭璞注),醫草(《別錄》),灸草(《埤雅》),蘄艾(《蘄艾傳》),黃草...
【標題】 艾葉 【拼音】 Aiye 【概述】 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ent.的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湖北蘄州產者為佳,稱蘄艾。夏季花未開時采摘,除去雜質,曬干或陰干,生用、搗絨或制炭用。 【性味歸經】 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
【標題】 檵木《中藥學7版》 【名稱】 檵木 【拼音】 Jimu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 【概述】 為金縷梅科植物繼木(繼花)Loropetalum chinense (R.Br.) Oliv.的根、莖、葉或花。主產于山東、河南、浙江、江蘇、安徽等地。繼木的花在夏季采收,葉在生長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