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中藥大全 > 涌吐藥 >

常山

時間:2020-02-26 10:37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常山 【拼音】 Changshan 【概述】 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的根。主產于四川、貴州,湖南、湖北亦產。秋季采收,除去須根,洗凈,曬干生用,或酒炙,或醋炙后用。 【性味歸經】 苦、辛,寒。有毒。歸肺、心、肝經。 【功效】 涌
【標題】
常山
【拼音】
  Changshan
【概述】
  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的根。主產于四川、貴州,湖南、湖北亦產。秋季采收,除去須根,洗凈,曬干生用,或酒炙,或醋炙后用。
【性味歸經】
  苦、辛,寒。有毒。歸肺、心、肝經。
【功效】
  涌吐痰涎,截瘧。
【應用】
  1.胸中痰飲證。本品辛開苦泄,善開泄痰結,其性上行,能引吐胸中痰飲,適用于痰飲停聚,胸膈壅塞,不欲飲食,欲吐而不能吐者。常以本品配甘草,水煎和蜜溫服。然此法今已少用。
  2.瘧疾。古有“無痰不成瘧”之說。本品善祛痰而截瘧,為治瘧之要藥。適用于各種瘧疾,尤以治間日瘧、三日瘧為佳。古方常單用本品浸酒或煎服治瘧,每獲良效;臨證亦可配伍運用。若治一切瘧疾,寒熱往來,發作有時者,可以常山酒浸蒸焙,與檳榔共研末,糊丸服之,如勝金丸(《和劑局方》);治瘧疾寒熱,或二、三日一發者,可與厚樸、草豆蔻、肉豆蔻、檳榔等同用,如常山飲(《圣濟總錄》);若虛人久瘧不止者,可與黃芪、人參、烏梅等同用,如截瘧飲(《醫宗必讀》);瘧久不愈,而成瘧母者,則與鱉甲、三棱、莪術等同用,如截瘧常山飲(《丹溪心法》)。
【注意】
  本品有毒,且能催吐,故用量不宜過大,體虛及孕婦不宜用。
【用法用量】
  煎服,4.5~9g;入丸、散酌減。涌吐可生用,截瘧宜酒制用。治瘧宜在病發作前半天或2小時服用,并配伍陳皮、半夏等減輕其致吐的副作用。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主要含常山堿甲、乙、丙,三者為互變異構體,是抗瘧的有效成分,總稱常山堿。另含常山次堿、4-喹唑酮及傘形花內酯等。
  2.藥理作用:常山的水煎劑及醇提液對瘧疾有顯著的療效,其中常山堿甲的療效相當于奎寧,常山堿丙抗瘧作用最強,約為奎寧的100倍,常山堿乙次之;常山堿甲、乙、丙還能通過刺激胃腸的迷走與交感神經末梢而反射性地引起嘔吐;此外,本品尚能降壓、興奮子宮、抗腫瘤、抗流感病毒、抗阿米巴原蟲等。
  3.臨床研究: 用雞骨常山藿香片(每片含常山0.08g),第1日每次3片,第2~5日每次2片,每日3次,于飯前1小時冷開水吞服,治療瘧疾1926例。結果:癥狀控制率第1日、7日分別為59.1%和91.6%;瘧原蟲陰轉率:間日瘧第1日、5日、7日分別為56.7%、76.8%和68.8%,三日瘧第1日、5日、7日分別為25.2%、81.7%和75%,惡性瘧第1日、5日、7日分別為37.1%、52.9%和47.3%,混合感染第1日、5日、7日分別為31%、44.1%和48.1%,提示常山對間日瘧和三日瘧的療效較好(中草藥通訊,1972,5:53);另報道,本品還可用治心律失常、上呼吸道感染、藍氏賈第鞭毛蟲病等。
  4.不良反應:常山具有強烈的致吐作用,并可致肝、腎的病理損害。中毒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血;嚴重時能破壞毛細血管而導致胃腸黏膜充血或出血;并能引起心悸、心律不齊、紫紺及血壓下降,最終可因循環衰竭而死亡。常山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口服用量過大。救治方法:大量嘔吐時,肌注氯丙嗪,或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血壓下降者,靜脈注射去甲腎上腺素;心功能不全者,酌情給予強心藥物;吸氧等對癥處理。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傷寒寒熱,溫瘧,鬼毒,胸中痰結,吐逆。”
  2.《本草綱目》:“常山、蜀漆有怯痰截瘧之功,須在發散表邪及提出陽分之后,用之得宜,神效立見;用失其法,真氣必傷。夫瘧有六經瘧、五臟瘧、痰濕食積、瘴疫鬼邪諸瘧,須分陰陽虛實,不可一概而論也。”“常山生用則上行必吐,酒蒸炒熟則氣稍緩,少用亦不致吐也。”
  3.《醫學衷中參西錄》:“常山,善消脾中之痰,為治瘧疾要藥。少服,則痰可徐消,若多服即可將脾中之痰吐出,為其多服即作嘔吐,故諸家本草謂其有毒。醫家用之治瘧,亦因此不敢多用,遂至有效有不效。若欲用之必效,當效古人一劑三服之法,用常山五六錢,煎湯一大盅,分五六次徐徐溫飲下,即可不作嘔吐,瘧疾亦有八九可愈。”
【圖片】
  常山

  常山《本草綱目》

  常山植株

  常山藥材及飲片

  藥材常山

  藥材常山橫切面

  藥材常山橫切面偏振光下

  黃常山

【表格】
  常山《中藥歌決》
【歌決】
  常山苦寒心肺經,截瘧解熱逐飲痰;
  諸般瘧疾痰飲結,項下癭瘤服即散。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