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巴豆《中國藥典》
【名稱】
巴豆
【拼音】
Badou
【英文】
FRUCTUS CROTONIS
【概述】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 堆置2~3天,攤開,干燥。
【性味歸經】
辛,熱;有大毒。歸胃、大腸經。
【應用】
外用蝕皰。用于惡瘡疥癬,疣痣。
【注意】
孕婦禁用;不宜與牽牛子同用。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涂患處,或搗爛以紗布包擦患處。
【理化鑒別】
取本品約0.5g,研碎,加乙醚10ml,浸泡2小時,并時時振搖,濾過,濾液置試管中揮干,加鹽酸羥胺飽和的甲醇溶液0.5ml 及麝香草酚酞指示液1滴,再加 氫氧化鉀飽和的甲醇溶液至顯藍色后,再多加4滴,加熱至沸騰,冷卻,加稀鹽酸調節 pH值至2~3,加三氯化鐵試液3滴及氯仿1ml,振搖,上層溶液顯紫紅色。
【炮制】
生巴豆去皮取凈仁。
【性狀】
本品呈卵圓形,一般具三棱,長1.8~2.2cm,直徑1.4~2cm。表面灰黃色或稍深,粗糙,有縱線6條,頂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開果殼,可見3室,每室 含種子1粒。種子呈略扁的橢圓形,長1.2~1.5cm,直徑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 色,一端有小點狀的種臍及種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點,其間有隆起的種脊;外種 皮薄而脆,內種皮呈白色薄膜;種仁黃白色,油質。無臭,味辛辣。
【圖片】
巴豆
藥材巴豆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