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甘遂《中國藥典》
【名稱】
甘遂
【拼音】
Gansui
【英文】
RADIX KANSUI
【概述】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Wang 的干燥 塊根。春季開花前或秋末莖葉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曬干。
【性味歸經】
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應用】
瀉水逐飲。用于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
【注意】
孕婦禁用,不宜與甘草同用。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用法用量】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理化鑒別】
本品粉末類白色。淀粉粒甚多,單粒球形或半球形,直徑5~34μm,臍點點狀、裂縫狀或星狀;復粒由2~8分粒組成。無節乳管含淡黃色微細顆粒狀物。厚壁 細胞長方形、梭形、類三角形或多角形,壁微木化或非木化。具緣紋孔導管多見,常伴 有纖維束。
【炮制】
生甘遂除去雜質,洗凈,曬干。
醋甘遂取凈甘遂,照醋炙法(附錄ⅡD)炒干。
每100kg甘遂,用醋30kg。
【性狀】
本品呈橢圓形、長圓柱形或連珠形,長1~5cm,直徑0.5~2.5cm。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凹陷處有棕色外皮殘留。質脆,易折斷,斷面粉性,白色,木部微顯 放射狀紋理;長圓柱狀者纖維性較強。氣微,味微甘而辣。
【圖片】
甘遂
藥材甘遂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