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味子:又名遼五味子、遼五味、北五味,為北五味子的成熟果實。主產于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等地,為傳統正品,品質優良。 南五味子:又名南五味、山五味子、西五味、西五味子、川五味、川五味子、華中五味子、紅鈴子。為植物南五味子的成熟果實。主產于山西、陜西、云南、四川等地。為五味子副品,品質較次。 均以粒大肉厚、色紫紅、有油性者為佳。 作五味子入藥的同屬植物的果實尚有: ①翼梗五味子 Schisandra henryi C. B. Clarke (四川);②鐵箍散 S. propinqua(Wall.)Baill. var. sinensis Oliv. (云南);③紅花五味子 S. rubriflora Rehd. et Wils. (四川、云南);④滇藏五味子 S. neglecta A. C. Smith(云南);⑤披針葉五味子 S. lancifolia(Rehd. et Wils.)A. C. Smith (云南);⑥毛葉五味子 S. pubescens Hemsl. et Wils(四川);⑦綠葉五味子 S. viridis A. C. Smith(湖南、安徽);⑧球蕊五味子 S. spherandra Stapf f. pallida A. C. Smith(西藏);⑨灰五味子 S. glaucescens Diels(湖北); ⑩二色內風消 S. bicolor Cheng(浙江);⑾小花五味子 S. micrantha A. C. Smith(云南); ⑿金山五味子 S. glausescens Diels(湖北)。 【化學成分】 北五味子含活性成分木脂素類,主要為五味子素(schizandrin)及其類似物α、β、γ、δ、ε-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deoxyschizandrin),新五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戈米辛(gomisin) A、B、C、D、E、F、G、H、J、K1、K2、K3、L4、L2、M1、M2、N、O、R,當歸酰戈米辛H、O、P、Q,順芷酰戈米辛H,P,苯甲酰戈米辛H,苯甲酰異戈米辛O,前戈米辛,表戈米辛O等。果實完全成熟后,種皮中木質素含量最高。南五味子含去氧五味子素約1.76%,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等;酯甲即戈米辛C,酯乙即戈米辛B。種子含揮發油2%,油中主成分為枸櫞醛;果肉含揮發油少量,油中主成分為α、β-花柏烯(α、β-chamigrene)。此外,尚含蘋果酸11%,枸櫞酸8%,酒石酸0.8%,原兒茶酸,維生素C。 【藥理作用】 1. 對肝損傷的影響:五味子醇提取物能降低由四氯化碳、硫代乙醇胺等引起的實驗動物谷丙轉氨酶升高。γ-五味子素 (五味子乙素)具抗肝損傷作用。 2.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五味子素有廣泛的中樞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點。五味子醇提取物5、10mg/kg灌胃可減少小鼠自發活動,協同戊巴比妥鈉對小鼠的睡眠作用,對抗苯丙胺引起的小鼠興奮,對抗咖啡因、煙堿引起的小鼠驚厥。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10~100mg/kg腹腔注射,隨劑量的增加而減少小鼠自發活動,10mg/kg腹腔注射對抗咖啡因、苯丙胺引起的小鼠興奮;60~120mg/kg腹腔注射明顯延長小鼠巴比妥鈉及戊巴比妥鈉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對抗電休克、戊四唑等引起的驚厥。五味子素有廣泛的中樞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點。 3. 對心血管的作用:五味子有強心作用,其水浸液及稀醇浸液,可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血管張力。煎劑離體實驗對大鼠心ATP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并對麻醉犬有降壓作用。 4.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能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5. 抗菌作用:乙醇浸液在體外對炭疽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采收加工】 栽后4~5年結果,在8月下旬~10月上旬,果實呈紫紅色時,隨熟隨收,曬干或陰干。遇雨天可用微火炕干。 【炮制】 1.五味子 《本草經集注》:“烈日暴之,搗篩。”《千金要方》:“打碎。”《局方》:“凡使須凈揀去枝梗方用,如入湯劑用,捶碎使之。”《仁術便覽》:“水洗,曬干。”《證治準繩》:“生敲碎用。”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果柄,洗凈,干燥。生命長于生津止渴,斂汗止咳。 2.炒五味子 《圣濟總錄》:“炒。”《校正集驗背疽方》:“炒過用核,慢火炒至透,不得傷火。”現行,取五味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鼓起,呈紫褐色為度,取出放涼。 3.蒸五味子 《本草匯纂》:“蒸用。”現行,將原藥除去雜質及梗,淘凈,濾干,置蒸籠內,蒸4h(以上氣算起),取出,干燥,篩去灰屑。 4.醋五味子 取凈五味子,加醋拌勻,潤透,置適宜容器內,加熱蒸至黑色,取出,干燥。用時搗碎。每五味子100kg,用米醋20kg。醋五味子酸斂作用增強,多用于肝腎虧損的滑精、久瀉等純虛之證。 5.酒五味子 《圣濟總錄》:“用酒三升浸三日,取出焙干。”《丹溪心法》:“酒浸,研末。”《握靈本草》:“酒拌蒸用。”現行,取凈五味子,加入黃酒拌勻,潤透,置適宜容器內,蒸或燉至透心,表面呈紫黑色或黑褐色為度,取出,干燥。每五味子100kg,用黃酒20kg。酒五味子斂中有散,扶正而不易戀邪,多用于腎虛遺精。 6.蜜五味子 《雷公炮炙論》:“凡用,以銅刀劈作兩片,用蜜浸蒸,從巳至申,卻以漿水浸一宿,焙干用。”《醫學廣筆記》:“蜜蒸烘干。”現行,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加入凈五味子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五味子100kg,用煉蜜10kg。或取凈五味子與煉熟的蜂蜜和適量開水拌勻,蒸2~3h,取出,晾干。每五味子100kg,用煉蜜15kg。蜜五味子酸斂甘補作用強,多用于肺腎兩虧的久嗽、虛喘。 7.酒蜜制五味子 《醫家四要》:“酒蜜拌蒸,曬干焙。”現行,取凈五味子用酒、蜜拌勻,置容器內蒸30~40min,取出曬干。每五味子100kg,用黃酒12kg,煉蜜15kg。 貯干燥容器內,蒸五味子、醋五味子、酒五味子、蜜五味子、酒蜜制五味子,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附方】 1.治肺虛寒 五味子,方紅熟時,采得,蒸爛,研濾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貯。作湯,時時服。(《本草衍義》) 2.治嗽 大罌粟殼(去瓤擘破,用白餳少許入水,將殼浴過令凈,炒黃色)四兩,五味子(新鮮者,去梗,須北方者為妙)二兩。上為細末,白餳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捺破,煎六分,澄清,臨睡溫服,不拘時候。(《衛生家寶方》五味子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