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題】 糯稻根須《中藥學(xué)7版》 【名稱】 糯稻根須 【拼音】 Nuodaogenxu 【出處】 《本草再新》 【概述】 為禾本科植物糯稻 Oryza sativa L. var. glutinosa Matsum.的根莖及根。全國(guó)各地均有栽培。10月間糯稻收割后采收。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jīng)】 甘,平。 歸心,肝經(jīng)。 【功效】 固表止汗,益胃生津,退虛熱。 【應(yīng)用】 1.自汗,盜汗。本品甘平質(zhì)輕,能固表止汗,且有益胃生津之功。用于各種虛汗兼有口渴者尤宜。治氣虛自汗,可單用煎服;或配伍黃芪、黨參、白術(shù)、浮小麥等藥同用。治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黃、地骨皮、麻黃根等藥同用。 2.虛熱不退,骨蒸潮熱。本品能退虛熱,益胃津。常用于病后陰虛口渴,虛熱不退及骨蒸潮熱者,可與沙參、麥冬、地骨皮等藥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 【臨床研究】 臨床研究:用糯稻根120g,煎水,每日2次分服,20日為1療程,治乳糜尿(中藥大辭典.下冊(c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2734)。 【參考文獻(xiàn)】 1.《本草再新》:“補(bǔ)氣化痰,滋陰壯胃,除風(fēng)濕”。 【錄自】 《中藥學(xué)7版》 (責(zé)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