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射干《青陽客棧》
【名稱】
射干
【英文】
Blackberrylily Rhizome
【拉丁文】
Rhizoma Belamcandae
【異名】
烏扇、烏蒲(《本經》),黃遠(《吳普本草》),烏萐(《廣雅》),夜干(《本草經集注》),烏翣、烏吹、草姜(《別錄》),鬼扇(《補缺肘后方》),鳳翼(《本草拾遺》),扁竹根(《永類鈐方》),仙人掌、紫金牛(《土宿本草》),野萱花、扁竹(《綱目》),地萹竹(《鎮江府志》),較剪草、黃花扁蓄(《生草藥性備要》),開喉箭、黃知母(《分類草藥性》),較剪蘭、剪刀梏(《廣州植物志》),冷水丹、冷水花(《南京民間藥草》),扁竹蘭(《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金蝴蝶、金絞剪(《浙江中藥手冊》),紫良姜、鐵扁擔(《江蘇植物藥志》),六甲花、扇把草、魚翅草(《廣西中獸醫藥用植物》),山蒲扇(《東北藥用植物志》),剪刀草(《中藥志》),老君扇、高搜山、鳳凰草(《湖南藥物志》)。
【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寒,有毒。歸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結。
【藥用】
為鳶尾科植物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 [Ixia chinensis L.] 的根莖。
【應用】
用于咽喉腫痛。射干清熱解毒,祛痰利咽,若上焦郁熱,咽喉腫痛,痰氣壅塞,或熱毒壅盛,口舌生瘡,大便堅實,多配伍牛蒡子、連翹、桔梗等,加強祛風散熱,解毒消腫作用,如《世醫得效方》射干湯、《小兒痘疹方論》射干鼠粘子湯;亦可單用鮮品搗汁含咽。
用于咳嗽氣喘。射干苦寒泄降,治痰熱壅肺之咳嗽氣喘,配伍桑白皮、黃芩、馬兜鈴等宣肺化痰,滑熱降氣藥,如《痧脹玉衡》射干兜鈴湯;若治寒飲射肺之咳嗽氣喘,喉間有水雞聲者,則以本品配伍麻黃、細辛、半夏、生姜等,以溫肺化飲,如《金匱要略》射干麻黃湯。
用于瘰疬結核,瘧母癥瘕。射干能散瘀血,消痰結,佐鱉甲、大黃等活血破積之品,治療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癥瘕痞塊,如《金匱要略》鱉甲煎丸。治療肝膽火盛,痰氣郁結所致的瘰疬結核,可以本品配伍連翹、玄參、貝母、夏枯草等味,如《證治準繩》射干連翹湯。
此外,還用于癰腫瘡毒,取其解毒散瘀之功,初起常可用煎服或鮮品搗敷患處,或配伍連翹、金銀花、板藍根等煎服。
【注意】
病無實熱,脾虛便溏及孕婦禁服。
【用法用量】
5.00 - 10.00 g
【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橫生,鮮黃色,呈不規則的結節狀,著生多數細長的須根。莖直立,高50~150cm,實心,下部生葉。葉互生,扁平,寬劍形.對折,互相嵌疊,排成2列,長20~60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抱莖,全緣,綠色帶白粉;葉脈數條,平行。聚傘花序傘房狀頂生,2叉狀分枝,枝端著生數花,花梗及分枝基部均有膜質苞片;苞片披針形至狹卵形;花被片6,2輪,外輪花被裂片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約2.5cm,寬1cm,內輪3片略小,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2.5cm,寬1cm,橘黃色,有暗紅色斑點;雄蕊3,貼生于外花被片基部,花藥外向;雌蕊1,子房下位,3室,中軸胎座,柱頭3淺裂。蒴果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2~4cm,具3縱棱,成熟時室背開裂,果瓣向外彎曲。種子多數,近圓形,黑紫色,有光澤,直徑約5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坡、草原、田野曠地、雜木林緣,常見栽培。分布于全國各地。蘇聯、朝鮮、日本及印度亦有。
【產地】
主產于湖北、河南、江蘇、安徽,湖南、陜西、浙江、貴州、云南等地亦產。以河南產量大,湖北品質好,并銷省外。
【品種考證】
射干始載于《本經》,列為下品。《別錄》曰:“生南陽川谷田野。三月三日采根,陰干。”《本草拾遺》謂:“射干、鳶尾,按此二物相似,人多不分……射干即人間所種為花卉,亦名鳳翼,葉如鳥翅,秋生紅花,赤點。鳶尾亦人間多種,苗低下于射干,如鳶尾,春夏生紫碧花者是也。”《本草圖經》謂:“今在處有之,人家庭砌間亦多種植,春生苗,高二三尺,葉似蠻姜而狹長,橫張疏如翅羽狀……葉中抽莖,似萱草而強硬。六月開花,黃紅色,瓣上有細紋。秋結實作房,中子黑色。根多須,皮黃黑,肉黃赤。”《綱目》曰:“射干,即今扁竹也。今人所種,多是紫花者,呼為紫蝴蝶。其花三、四月開,六出,大如萱花。結房大如拇指,頗似泡桐子,一房四隔,一隔十余子,子大如胡椒而色紫,極硬,咬之不破,七月始枯。陶弘景謂射干、鳶尾是一種;蘇恭、陳藏器謂紫碧花者是鳶尾,紅花者是射干;韓保升謂黃花者是射干;蘇頌謂花紅黃者是射干,白花者亦其類;朱震亨謂紫花者是射干,紅花者非,各執一說,何以憑依?謹按張揖《廣雅》云,鳶尾,射干也。《易通卦驗》云,冬至射干生。《土宿真君本草》云,射干即扁竹,葉扁生如側手掌形,莖亦如之,青綠色。一種紫花,一種黃花,一種碧花,多生江南、湖廣、川、浙平陸間。八月取汁,煮雄黃,伏雌黃,制丹砂,能拒火。據此,則鳶尾、射干,本是一類,但花色不同。正如牡丹、芍藥、菊花之類,其色各異,皆是同屬也。大抵入藥,功不相遠。”又:“其葉叢生,橫鋪一面如烏翅及扇之狀,故有烏扇、烏翣、鳳翼、鬼扇、仙人掌諸名。俗呼扁竹,謂其葉扁生,而根如竹也。根葉又如蠻姜,故曰草姜。”從歷代本草所述,射干、鳶尾時有混同,即李時珍亦未能明確區分。今據《本草拾遺》、《蜀本草》、《本草圖經》的描述及近代實際藥用,花色紅黃的即指鳶尾科植物射干。
【化學成分】
根莖含射干定(Belamcandin)、鳶尾甙(Iridin)、鳶尾黃酮甙(Tectoridin)、 鳶尾黃酮 (Tectori-genin)。花、葉含芒果甙(Mangiferin)。根莖含鳶尾甙(shekanin ,tectoridin);又謂自栽培品分離出鐵扁擔甙(belamcandin)和野鳶尾甙(香鳶尾甙,iridin),其甙元為野鳶尾黃酮(射干甲素,irigenin)。另分得次野鳶尾黃酮(洋鳶尾素,irisflorentin)、射干酮(shenganone)和茶葉花寧(apocynin)。又含鳶尾甙元(tectori-genin)、鼠李秦素(甲基鼠李素)及野鳶尾黃酮。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