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射干
【拼音】
Shegan
【概述】
為鳶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的干燥根莖。主產于湖北、河南、江蘇、安徽等地。春初剛發芽或秋末莖葉枯萎時采挖,以秋季采收為佳。除去苗莖、須根及泥沙,洗凈,曬干。切片,生用。
【性味歸經】
苦,寒。歸肺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痰,利咽。
【應用】
1.咽喉腫痛。本品苦寒泄降,清熱解毒,主入肺經,有清肺瀉火,利咽消腫之功,為治咽喉腫痛常用之品。主治熱毒痰火郁結,咽喉腫痛,可單用,如射干湯(《圣濟總錄》);或與升麻、甘草等同用。若治外感風熱,咽痛音啞,常與荊芥、連翹、牛蒡子同用。
2.痰盛咳喘。本品善清肺火,降氣消痰,以平喘止咳。常與桑白皮、馬兜鈴、桔梗等藥同用,治療肺熱咳喘,痰多而黃;若與麻黃、細辛、生姜、半夏等藥配伍,則可治療寒痰咳喘,痰多清稀,如射干麻黃湯(《金匱要略》)。
【注意】
本品苦寒,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婦忌用或慎用。
【用法用量】
煎服,3~9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射干定、鳶尾苷、鳶尾黃酮苷、鳶尾黃酮、射干酮、紫檀素、草夾竹桃苷及多種二環三萜及其衍生物和苯酚類化合物等。
2.藥理作用:射干對常見致病性真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腺病毒、ECHO11)也有抑制作用;有抗炎、解熱及止痛作用;尚有明顯的利尿作用。
3.臨床研究: 據報道,射干臨床常用于支氣管炎、哮喘、肺炎、咽喉炎等多種急性感染,均有良好療效。也可用于其他疾病,如:用射干、山豆根,配伍辛夷、細辛等藥水煎服,治療慢性鼻竇炎50例,痊愈32例,好轉16例(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6,2:36);另用射干水煎加糖適量口服,治療乳糜尿104例,痊愈94例(中醫雜志1981,5:44);用射干、甘松各3g研末以白酒沖服,治療陽痿效果好(山西中醫1994,2:4)。此外,射干還可治療稻田性皮炎、咽喉癌、胃痛等。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咳逆上氣,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結氣,腹中邪逆,食飲大熱。”
2.《滇南本草》:“治咽喉腫痛,咽閉喉風,乳蛾,痄腮紅腫,牙根腫爛,攻散瘡癰一切熱毒等癥。”
3.《本草綱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為要藥。”
【圖片】
射干
![]()
射干《本草綱目》
![]()
射干植株花葉
![]()
藥材射干
![]()
藥材射干橫切面
藥材射干橫切面偏振光下示晶柱
【表格】
射干《中藥歌決》
【歌決】
射干苦寒歸肺肝,瀉火解毒清喉咽;
咽喉疼痛肝脾腫,經閉結核咳瘧疝。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