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馬齒莧《中藥學7版》

時間:2015-11-10 19:08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馬齒莧《中藥學7版》 【名稱】 馬齒莧 【拼音】 Machixian 【出處】 《本草經集注》 【概述】 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Porto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國大部地區均產。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殘根和雜質,洗凈,鮮用;或略蒸或燙后曬干后,切
【標題】
馬齒莧《中藥學7版》 
【名稱】
馬齒莧 
【拼音】
  Machixian 
【出處】
  《本草經集注》 
【概述】
  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Porto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國大部地區均產。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殘根和雜質,洗凈,鮮用;或略蒸或燙后曬干后,切段入藥。 
【性味歸經】
  酸,寒。歸肝、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 
【應用】
  1.熱毒血痢。本品性寒質滑,酸能收斂,入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為治痢疾的常用藥物,單用水煎服即效。亦常與粳米煮粥,空腹服食,治療熱毒血痢,如馬齒粥(《圣惠方》);《經效產寶》單用鮮品搗汁入蜜調服,治療產后血痢;若與黃芩、黃連等藥配伍可治療大腸濕熱,腹痛泄瀉,或下利膿血,里急后重者。
  2.熱毒瘡瘍。本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用治血熱毒盛,癰腫瘡瘍,丹毒腫痛,可單用本品煎湯內服并外洗,再以鮮品搗爛外敷,如馬齒莧膏(《醫宗金鑒》);也可與其他清熱解毒藥配伍使用。
  3.崩漏,便血。本品味酸而寒,入肝經血分,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之效。故用治血熱妄行,崩漏下血,可單味藥搗汁服;若用治大腸濕熱,便血痔血,可與地榆、槐角、鳳尾草等同用。
  此外,本品還可用于濕熱淋證、帶下等。 
【注意】
  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忌服。 
【用法用量】
  煎服,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三萜醇類,黃酮類,氨基酸,有機酸及其鹽,還有鈣、磷、鐵、硒、硝酸鉀、硫酸鉀等微量元素及其無機鹽,以及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B1、A,β-卜胡蘿卜素、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本品尚含有大量的L-去甲基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及少量的多巴。
  2.藥理作用:本品乙醇提取物及水煎液對痢疾桿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癬菌也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本品鮮汁和沸水提取物可增加動物離體回腸的緊張度,增強腸蠕動,又可劑量依賴性地松弛結腸、十二指腸;口服或腹腔注射其水提物,可使骨胳肌松弛。本品提取液具有較明顯的抗氧化、延緩衰老和潤膚美容的功效。其注射液對子宮平滑肌有明顯的興奮作用。本品能升高血鉀濃度;尚對心肌收縮力呈劑量依賴性的雙向調節。此外,還有利尿和降低膽固醇等作用。
  3.臨床研究: 據報道,馬齒莧是治療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腹瀉的常用藥,對多種化膿性皮膚病和外科感染,如乳癰、癤腫、丹毒、蜂窩組織炎、足癬感染等也均有較好的療效。近年來馬齒莧還廣泛用于治療其他多種疾病,如:用鮮馬齒莧為主,配伍苦參、紫草、土茯苓等藥,隨證加減,水煎服,再用鮮馬齒莧煎水洗患處,治療銀屑病119例,治愈率63%,總有效率86%(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 1995,2 :89);用馬齒莧、砂仁,枳實、白術等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合并有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患者56例,近期臨床治愈15例,總有效率為85.7%,(福建中醫藥1996,3:8);用鮮馬齒莧搗取鮮汁加蜂蜜兌服,治療膽道蛔蟲所導致的劇烈腹痛、惡心、嘔吐等,服藥后約10余分鐘緩解(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0,總42期:61)。此外,馬齒莧還可治療鉤蟲病、泌尿系感染、帶狀皰疹等。 
【參考文獻】
  1.《新修本草》:“主諸腫瘺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破血癖癥瘕,小兒尤良;……”
  2.《本草綱目》:“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后虛汗。”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