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題】
金蕎麥
【拼音】
Jinqiaomai
【概述】
為蓼科植物金蕎麥Fagopyrum dibotrys (D.Don) Hara的干燥根莖。產(chǎn)于陜西、江蘇、江西、浙江、湖南、河南、湖北、廣西、廣東、四川、云南等地。冬季采挖,除去莖及須根,洗凈、曬干。切成厚片,生用。
【性味歸經(jīng)】
微辛、澀,涼。歸肺經(jīng)。
【功效】
清熱解毒,排膿祛瘀。
【應(yīng)用】
1.肺癰,肺熱咳嗽。本品辛涼,既可清熱解毒,又善排膿祛瘀,并能清肺化痰,故以治療肺癰咯痰濃稠腥臭或咳吐膿血為其所長,可單用,或與魚腥草、金銀花、蘆根等配伍應(yīng)用;若治肺熱咳嗽,可與天花粉、矮地茶、射干等同用。
2.瘰疬瘡癤,咽喉腫痛。本品涼以清熱,辛以散結(jié),有解毒、消癰、利咽、消腫之效,若與何首烏等藥配伍,可用治瘰疬痰核;若配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藥,可用治瘡癰癤腫或毒蛇咬傷;若與射干、山豆根同用,可用治咽喉腫痛。
此外,本品尚有健脾消食之功,與茯苓、麥芽等同用,可用治腹脹食少,疳積消瘦等癥。
【用法用量】
煎服,15~45g。亦可用水或黃酒隔水密閉燉服。
【臨床研究】
1.化學(xué)成分:根莖含香豆酸、阿魏酸等。
2.藥理作用:有祛痰、解熱、抗炎、抗腫瘤等作用。體外實(shí)驗(yàn)雖無明顯抗菌作用,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凝固酶、溶血素及綠膿桿菌內(nèi)毒素有對抗作用。
3.臨床研究: 金蕎麥及其制劑主要用于治療肺炎、支氣管炎、肺膿腫、胸膜炎等疾病,對于癤腫、皮膚外傷感染、急性乳腺炎、蜂窩組織炎、深部膿腫等化膿性感染性疾病,水煎內(nèi)服或鮮品搗敷患處,均有較好療效。另據(jù)報(bào)道,用本品治療婦科疾患療效顯著,如用金蕎麥大劑量(40~50g)與益母草、雞血藤配伍治療閉經(jīng);一般劑量(20~30g)與仙鶴草、烏梅、旱蓮草等同用治療子宮肌瘤、行經(jīng)量多;若與木香、香附子配伍,則可用于痛經(jīng);與土茯苓、敗醬草同用,又可治療急、慢性陰道炎,盆腔炎等(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0,42:60)。此外,金蕎麥具有較強(qiáng)的抗癌活性,用其乙醇提取物制口服膠囊,治療肺癌,總有效率達(dá)71%,并能緩解放療、化療的副作用;外用可治療宮頸癌(中草藥2000,9:716)。
【參考文獻(xiàn)】
1.《新修本草》:“赤白冷熱諸痢,斷血破血,帶下赤白,生肌肉。”
2.《本草綱目拾遺》:“治喉閉,喉風(fēng)喉毒,用醋磨漱喉。治白濁,搗汁沖酒服。”
3.《本草拾遺》:“主癰疽惡瘡毒腫,赤白游疹,蟲、蠶、蛇、犬咬,并醋摩敷瘡上,亦搗莖葉敷之;恐毒入腹,煮汁飲。”
【圖片】
野蕎麥
![]()
野蕎麥《本草綱目》
![]()
金蕎麥
![]()
金蕎麥藥材
(責(zé)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