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治老傷腰痛 五加皮根、野蕎麥根各30g。放童便內浸7日,取出曬干研末,每服6g,日2次,米酒沖服。(《江西草藥》) 15.治跌打損傷,青腫疼痛 五加皮、澤蘭葉、芋兒七。共搗絨,用酒炒熱,包敷患處。(《四川中藥志》1960年) 16.治脾氣停滯,風濕客搏,脾經受濕,氣不流行,致頭面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膨脹,上氣喘急,腹脅如鼓,繞臍脹悶,有妨飲食,上攻下疰,來去不定,舉動喘乏 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茯苓皮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熱服之,不拘時候。切忌生冷、油膩、堅硬等物。(《局方》五皮散) 17.治男子、婦人腳氣,骨節皮膚腫濕疼痛,進飲食,行有力,不忘事 五加皮四兩(酒浸),遠志(去心)四兩(酒浸令透,易為剝皮)。上曝干,為末,春秋冬用浸藥酒為糊,夏則酒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溫酒下。(《瑞竹堂經驗方》五加皮丸) 18,治腳氣腫滿 五加皮一斤,豬椒莖葉一斤。上藥細銼和勻。每度用藥半斤,以水三斗,煎取二斗,去滓,著冷暖,于避風處淋蘸。(《圣惠方》) 19.治陰囊水腫 五加皮9g,地骷髏30g。水煎服。(南藥《中草藥學》) 【參考文獻】 《神農本草經》:味辛,溫。主治心腹疝氣,腹痛,益氣,治,小兒不能行,疽瘡,陰蝕。 《本草拾遺》:花者,治眼臃,人搗沫酒調服,自正。 《藥性論》:有小毒。能破逐惡風血,四肢不逐,賊風傷人軟腳膂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濕內不足。主虛羸,小兒三歲不能行,用此便行走。 《日華子本草》:明目,下氣,治中風,骨節攣急,補五勞七傷。 《開寶本草》:味辛、苦,溫、微寒,無毒。男子陰痿,囊下濕,小便馀瀝,女人陰癢及腰脊痛,兩腳疼痹風弱,五緩虛羸。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 《本草圖經》:釀酒飲,治風痹四肢攣急。 《本草綱目》:五加治風濕痿痹,壯筋骨,其功良深。仙家所述,雖若過情,蓋獎辭多溢,亦常理爾。亦可煮酒飲,加遠志為使更良。五綸《醫論》云:風病飲酒能生痰火,惟五加一味浸酒,日飲數杯,最有益。 《本草經疏》:五加皮在天得少陽之氣,為五車星之精,在地得火金之味,故其味辛,其氣溫,而其性無毒。《別錄》加苦,微寒。氣味俱厚,沉而陰也。入足少陰,足厥陰經。觀《本經》所主諸證,皆因風寒濕邪傷于二經之故,而濕氣尤為最也。其治疝氣腹痛,療澼小兒不能行,陰蝕癰瘡,男子陰痿囊下濕,小便余瀝,女人陰癢,脊痛兩腳疼痹風弱者,何莫非二經受風寒濕邪所致。經云:傷于濕者,下先受之。又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肝腎居下而主筋骨,故風寒濕之邪多自二經先受。此藥辛能散風,濕能除寒,苦能燥濕,二臟得其氣而諸證悉瘳矣。又濕氣浸淫則五臟筋脈緩縱,濕氣留中則虛羸氣乏,濕邪既去則中焦治而筋骨自堅,氣日益而中自補也。其主益精強志者,腎藏精與志也。輕身者,除風濕之效也。耐老者,補肝腎之功也。 簡誤:下部無風寒濕邪而有火者,不宜用。肝腎虛而有火者,亦忌之。 《本草蒙筌》:味辛、苦,氣溫、微寒。無毒。畏蛇蛻人參,宜遠志為使。堪用釀酒,任研為丸。逐多年瘀血在皮筋中,驅常痛風痹纏腳膝里。堅筋骨健步,強志意益精。去女人陰癢難當,扶男子陽痿不舉。小便遺瀝可止,陰蝕疽瘡能除。葉采作蔬食,散風疹于一身;根莖煎酒嘗,治風痹于四末。 謨按:五加之名據義甚大,蓋天有五車之星精也。青精入莖,則有東方之液;白氣入節,則有西方之津;赤氣入花,則有南方之光;玄精入根,則有北方之飴;黃煙入皮,則有戊巳之靈。五神鎮生,相轉育成。 《本草乘雅》:五從二,從義,象參天兩地間,互陽交陰中,之為五。蓋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者,之為加。誠五行星精之所化,引重致遠,以濟不通,何患不療,小兒三歲不能行,筋不轉,脈不搖,賦形功行為名也。固入五藏,偏駐又在厥陰之肝,肝藏筋膜之氣也。是得輔厥陰肝體,行厥陰肝用,除厥陰肝眚,其功特著。一名五嘉,合蘗釀酒,酉澤佳美。行酒勢,走血脈,通關津,達四街,徹九竅,布二百六十五節,開八萬四千毛孔,迅速疾行,無出其右者。至若追風作使,辟寒徵暄,易熱為清涼地,攘濡濕致高潔界,此其專務。 《藥性解》:五加皮,味辛苦,性溫,無毒,入肺、腎二經。主心腹腰膝痛、疝氣、骨節拘攣多年、瘀血在皮膚、陰痿囊濕,小兒腳軟、女子陰癢陰蝕,補勞傷,堅筋骨,益志氣,添精髓。遠志為使,畏蛇皮、玄參。 按:五加皮辛能瀉肺,苦能堅腎,宜并入之。心腹等件何非兩經之證,而有不治者耶。 《景岳全書》:味辛,性溫。除風濕,行血脈,壯筋骨,明目下氣。治骨節四肢拘攣,兩腳痹痛,風弱五緩,陰痿囊濕,疝氣腹痛,小便遺瀝,女人陰癢。凡諸浸酒藥,惟五加皮與酒相合,大能益人,且味美也。仙家重此,謂久服可以長生,故曰: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銀滿車。雖未必然,然亦必有可貴者。 《本草備要》:宣,祛風濕;補,壯筋骨。 辛順氣而化痰,苦堅骨而益精,溫祛風而勝濕。逐肌膚之瘀血,療筋腎之拘攣。腎得其養,則妄水去而骨壯;肝得其養,則邪風去而筋強。治五緩虛羸,五臟筋脈緩縱。《千金方》補云:五月五日采莖,七月七日采葉,九月九日采根,合為末,治五勞。陰痿囊濕,女子陰癢,濕生蟲。小兒腳弱,明目愈瘡。釀酒尤良。王綸曰:風病飲酒,能生痰火,惟五加浸酒益人。遠志為使,惡玄參。 《本經逢原》:五加者,五車星之精也。為風濕痿痹,壯筋骨助陽氣之要藥。《本經》治心腹疝氣腹痛,益氣痿躄,小兒三歲不能行,其溫補下元,壯筋除濕可知。《別錄》治男子陰痿,囊下濕,小便余瀝,女人陰癢,腰脊痛,腳痹風弱,《大明》治骨節拘攣,蘇恭主四肢攣急,種種皆須釀酒,則力勢易行,非湯藥中所宜。 《本草崇原》:五加皮色備五行,花葉五出,乃五車星之精也,為修養家長生不老之藥。主治心腹疝氣,乃心病而為少腹有形之疝也。黃帝問曰:診得心脈而急,此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者是也。腹痛,乃脾病而致腹痛也。益氣,乃肺病氣虛,五加皮能益其氣也。療躄,乃肝病筋虛,五加皮能強筋療躄也。小兒五歲不能行,乃腎病骨虛,五加皮補腎堅骨,故治小兒五歲不能行。治疽瘡者,諸瘡痛癢,皆屬心火。五加皮助精水上滋,而能濟其火也。治陰蝕者,蟲乃陰類,陽虛則生,五加皮能益君火,而下濟其陰也。夫五加皮、女貞實,咸稟五運之氣化,女貞皆言養正,五加皆言治病,須知養正則病自除,治病則正自養。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