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菝葜《青陽客棧》
【名稱】
菝葜
【英文】
Chinaroot Greenbier Rhizome
【拉丁文】
Rhizoma Smilacis Chinae
【異名】
金剛根、王瓜草《日華子本草》、金剛骨《儒門事親》、金剛藤《履巉巖本草 》、山梨兒、金剛樹、鐵刷子《救荒本草》、鐵菱角《綱目》、金剛刺《醫林纂要》、金剛頭、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引《嶺南采藥錄》、溝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鱟殼藤《中國樹木分類學》、馬甲、硬飯頭、冷飯頭《廣州植物志》、龍爪菜《貴州民間 方藥集》、普貼《福建民間草藥》、雞肝根、路過刷《廣西中獸醫藥植》、鱟南刺《閩南民間草藥》、鐵刺苓《浙江民間草藥》,飯巴鐸、冷飯巴《四川中藥志》,馬加刺兜、馬加勒(江西《中草藥學》)。
【性味歸經】
味甘、酸,性平。歸肝、腎經。
【功效】
祛風利濕,解毒消癰。
【藥用】
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 的根莖。
【應用】
用于風濕痹痛。菝葜能祛風濕,對風濕痹痛證,關節疼痛,肌肉酸重,可單用一味浸酒飲服或煎服,亦可與木瓜、五加皮、老鸛草等配伍應用,以加強祛風濕,止痹痛作用。
用于淋濁,帶下,瀉痢等,菝葜有利濕解毒之功。治療沙石淋,可以菝葜為末,米飲調下,如《圣濟總錄》菝葜散,還可與車前子、三白草、薏苡仁等配伍。《履巉巖本草》以本品與臘茶、白梅肉為丸服,治赤白痢疾。與半邊蓮同用,可治黃疸性肝炎。
此外,菝葜試用于胃癌、食管癌、直腸癌等,對增進食欲,減少嘔吐,疏通狹窄食管等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
10.00 - 30.00 g
【形態】
攀援狀灌木,高1~3m。疏生刺,根莖粗厚,堅硬,為不規則的塊根,粗2~3cm。葉互生;葉柄長5~15mm,約占全長的1/3~1/2,具寬0.5~1mm的狹鞘,幾乎都有卷須,少有例外,脫落點位于靠近蒼須處;葉片薄革質或堅紙質,卵圓形或圓形、橢圓形,長3~20cm,寬1.5~5(~10)cm,基部寬楔形至心形,下面淡綠色,較少蒼白色,有時具粉霜。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生于葉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幾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總花枝長l~2cm,花序托稍膨大,近球形,較少稍延長,具小苞片,花綠黃色,外輪花被片3,長圓形,長3.5~4.5mm,寬1.5~2mm,內輪花被片3,稍狹。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2/3,花藥比花絲稍寬,常彎曲;雌花與雄花大小相似,有6枚退化雄蕊。漿果直徑6~15mm,熟時紅色,有粉霜。花期2~5月,果期9~11月。
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林下灌木叢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臺灣等地。
【產地】
產于浙江、江蘇、廣西等地。
【品種考證】
出自《名醫別錄》:“菝葜,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暴干。”陶弘景:“此有三種,大略根苗并相類,菝葜莖紫短小,多細刺,小減萆薢而色深,人用作飲。”唐本草:“陶云三種相類,非也。萆薢有刺者,葉粗相類,根不相類,萆薢E細長而白,菝葜根作塊結,黃赤色,殊非狗脊之流也。”本草圖經:“菝葜,近京及江,浙州郡多有之。苗莖成蔓,長二,三尺,有刺。其葉如冬青,烏藥葉,又似菱葉差大。秋生黃花,結黑子,櫻桃許大。其根作塊,赤黃色。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用。江浙人呼為金剛根。浸赤汁以煮粉食,云啖之可以辟瘴。”《綱目》:“菝葜,山野中甚多。其莖似蔓而堅強,直生有刺,其葉團大,狀如馬蹄,光澤似柿葉,不類冬青。秋開黃花,結紅子。其根甚硬,有硬須如刺。其葉煎飲酸澀。野人采其根葉入染家用,名鐵菱角。吳普本草以菝葜為狗脊,非矣。”
【商品規格】
金剛鞭:產于江蘇的細而長者。
鐵菱角:產于浙江的粗而短者。
菝葜:各地所產菝葜的統稱。以肥壯、粉性足、無須根、干燥、無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分】
根莖含薯蕷皂甙元Diosgenin)和多種同薯蕷皂甙元構成的皂甙。又含生物堿、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類。種子油含粗脂肪11.2%,其脂肪酸中含油酸48.4%,亞油酸39.1%.,其中菝葜皂甙B含量較多,水解時首先生成薯蕷皂甙元(diosgenin)及一分子葡萄糖和二分子鼠李糖,故菝葜皂甙B為薯蕷皂甙元與三分子葡萄糖及三分子鼠李糖結合而成的甙;菝葜皂甙A及C含量很少,分別為四分子及二分子單糖與薯蕷皂甙結合而成的甙。另含洋菝葜皂甙(parillin),異絲氨酰-硫-甲基胱胺亞砜(isoseryl-s-methylcysteamine sulfoxide)。
【采收加工】
2月或8月采挖根莖,除去泥土及須根,切片曬干。
【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存須根,洗凈,浸潤至透,切薄片,干燥。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
【附方】
1.治患腳,積年不能行,腰脊攣痹及腹屈內緊急者 菝葜洗凈,銼之,一斛,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漬曲及煮去滓,取一斛漬飯,釀之如酒法,熟即取飲。多少任意。(《肘后方》)
2.治關節酸疼 菝葜根60g,或加中華常春藤9g。黃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風濕關節病 菝葜、虎杖各30g,尋骨風15g,白酒750g。上藥泡酒7d,每次服一酒盅(約15g),早晚各服1次。(《全國中草藥匯編》)
4.治沙石淋重者,取出根本 菝葜二兩。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米飲調下。服畢用地椒煎湯,浴連腰浸,須臾即通。(《圣濟總錄》菝葜散)
5.治淋癥 菝葜根(鹽水炒)15g,銀花9g,萹蓄6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