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題】 燈心草《青陽客棧》 【名稱】 燈心草 【拉丁文】 Medulle Junci 【異名】 虎須草(崔豹《古今注》),赤須(《雷公炮炙論》),燈心(《圣濟(jì)總錄》),燈草(《珍珠囊》),碧玉草(《綱目》),水燈心(《植物名實(shí)圖考》),鐵燈心(《天寶本草》),虎酒草、曲屎草(《福建中草藥》),秧草(《長白山植物藥志》)。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淡,性微寒。歸心、肺、小腸、膀胱經(jīng)。 【功效】 利水通淋,清心降火。 【藥用】 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Juncus effusus L. [ J. effusus L. var.decipiens Buchen.;J. decipiens (Buchen.) Nakai ]的莖髓或全草。 【應(yīng)用】 用于熱淋,水腫及濕熱黃疸。燈心草淡能滲濕,寒可清熱,故能清熱利濕,但其質(zhì)輕力薄,需配入其他清熱利濕藥中以盡其佐使之功。如治濕熱淋病,常與淡竹葉、車前子、木通同用以利尿通淋;治水腫,小便不利,配茯苓、澤瀉、薏苡仁以利水消腫;若治濕熱黃疸,則本品輔佐茵陳、梔子等以清熱利濕退黃。 用于心煩失眠,小兒夜啼。燈心草既能入心清心火,又可利尿泄熱以引導(dǎo)心火下降。可單用,或配茯神、朱砂等以清心安神。 外用可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創(chuàng)傷出血。 【注意】 下焦虛寒,小便失禁者禁服。 【用法用量】 1.00 - 3.00 g 【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莖橫走,密生須根。莖簇生,直立,細(xì)柱形,直徑1.5~4mm,內(nèi)充滿乳白色髓,占莖的大部分。葉鞘紅褐色或淡黃色,長者達(dá)15cm;葉片退化呈刺芒狀;ㄐ蚣賯(cè)生,聚傘狀,多花,密集或疏散;與莖貫連的苞片長5~20cm;花淡綠色,具短柄,長2~2.5mm:花被片6,條狀披針形,排列為2輪,外輪稍長,邊緣膜質(zhì),背面被柔毛;雄蕊3或極少為6,長約為花被的2/3,花藥稍短于花絲;雌蕊1,子房上位,3室,花柱很短,柱頭3。蒴果長圓狀,先端鈍或微凹,長約與花被等長或稍長,內(nèi)有3個完整的隔膜。種子多數(shù),卵狀長圓形,褐色,長約0.4mm。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于水旁、田邊等潮濕處。分布于長江下游及陜西、福建、四川、貴州等地。四川及江蘇、蘇州地區(qū)有栽培。 【產(chǎn)地】 江蘇特產(chǎn)藥材,四川、貴州、福建等地亦產(chǎn)。銷全國,并有出口。 【品種考證】 燈心草之名見于《開寶本草》,云:"燈心草生江南澤地,叢生,莖圓細(xì)而長直,人將為席。"《本草衍義》云:"陜西亦有。蒸熟,干則拆取中心白穰燃燈者,是謂之熟草。又有不蒸,但生干剝?nèi)≌撸瑸樯荨H胨幰擞蒙荨?quot;《品匯精要》云:"燈心草,蒔田澤中,圓細(xì)而長直,有干無葉。南人夏秋間采之,剝皮以為蓑衣。其心能燃燈,故名燈心草。"《綱目》云:"此即龍須之類,但龍須緊小而瓤實(shí),此草稍粗而瓤虛白。"《植物名實(shí)圖考》云:"江西澤畔極多。細(xì)莖綠潤,夏從莖旁開花如穗,長不及寸,微似莎草花。"《綱目》及《植物名實(shí)圖考》附有燈心草圖。古代本草對燈心草的描述均突出其叢生澤地,莖圓細(xì)長直、可燃燈的特征,與現(xiàn)今藥用之燈心草是相符合的。 【藥理作用】 燈心草具有抗氧化和抗微生物作用。以燈心草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進(jìn)行試驗(yàn).發(fā)現(xiàn)乙醚乙酯提取物抗氯化和抗微生物作用最強(qiáng)。 【采收加工】 全草:秋季采割,曬干;莖髓:秋季采割下莖稈,順莖劃開皮部,剝出髓心,捆把曬干。 【炮制】 1 燈心草 《傷寒總病論》:“切。”《寶慶本草折衷》:“或欲為末,以米飲蘸過焙燥,碾之即成細(xì)末矣。”《衛(wèi)生寶鑒》:“鍘細(xì)生用。”現(xiàn)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手掰成小段;或扎成小把,剪成4~6cm段。生品擅長于利水通淋,多用于熱淋、黃疸、水腫。 2 朱砂拌燈心 《溫?zé)峤?jīng)緯》:“朱砂染。”現(xiàn)行,取凈燈心草段,噴淋少許清水,加入水飛朱砂,拌至燈心草表面粘勻朱砂為度。每燈心草10kg,用朱砂0.625kg。朱燈心降火安神力強(qiáng),多用于心煩失眠,小兒夜啼。 3 青黛拌燈心 取燈心草段,噴淋少許清水,加入青黛粉,拌至燈心草表面粘勻青黛為度。每燈心草10kg,用青黛1.5kg。青黛拌燈心偏于清熱涼血,多用于血熱尿血。 4 燈心草炭 《本草述》:“必緊扎作把,令堅(jiān)實(shí),塞入罐內(nèi),固濟(jì)煅之,罐紅為度,待冷取出,方有存性黑灰。”《外科全生集》:“取活竹一段,兩頭留節(jié),中開一眼,以心塞實(shí),外以原刻下竹,仍塞原眼,外加泥裹入,糠火內(nèi)煨,至竹成一炭,取出去泥,俟冷去竹炭,內(nèi)是燈心炭也。”現(xiàn)行,取凈燈心草,扎成小把,置煅鍋內(nèi),上扣一口徑較小的鍋,接合處用鹽泥封固,在蓋鍋上壓以重物,并貼一條白紙或放數(shù)粒大米,以武火加熱,煅至紙條或大米呈焦黃色時(shí)停火,待鍋涼后取出。燈心草炭專于清熱斂瘡,多用于外治咽痹乳蛾,陰疳。 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通風(fēng)干燥處,燈心草炭散熱防止復(fù)燃。 【附方】 1.治五淋癃閉 燈心草一兩,麥門冬、甘草各五錢。濃煎飲。(《方脈正宗》) 2.治熱淋 燈心草、鳳尾草、牛膝根、淡竹葉各15g。用第2次米泔水煎服。(《江西草藥》) 3.治膀胱炎,尿道炎,腎炎水腫 鮮燈心草30~60g,鮮車前草60g,薏苡仁30g,鮮海金沙30g。水煎服。 4.治黃疸 鮮燈心草15g,枸杞根20g,陰行草(劉寄奴)15g。水煎,酌加糖服。(3~4方出自《河南中草藥手冊》) 5.治糖尿病 燈心草60g,豆腐1塊。水燉服。(《福建藥物志》) 6.治失眠,心煩 燈心草18g。煎湯代茶常服。(《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 7.治小兒夜啼 用燈心草燒灰涂乳上與吃。(《寶慶本草折衷》) 8.治小孩熱病抽搐 燈心草120g,鮮苦桃樹二重皮120g。同杵爛敷頭額部、手足心。(《閩東本草》) 9.治乳腺炎 燈心草30g。肉湯煎服,暖睡取汗。(《江西草藥》) 10.治走馬喉痹 ①燈心(燒灰)、壁蟢窠(燒灰)、枯礬各等分。為細(xì)末吹之。(《村居救急方》)②燈心灰二錢,蓬砂末一錢。吹之。(《綱目》) (責(zé)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