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地膚子《中國藥典》 【名稱】 地膚子 【拼音】 Difuzi 【英文】 FRUCTUS KOCHIAE 【概述】 本品為藜科植物地膚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植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zhì)。 【性味歸經(jīng)】 辛、苦,寒。歸腎、膀胱經(jīng)。 【應(yīng)用】 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用于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疹,濕疹,皮膚瘙癢。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理化鑒別】 (1) 本品粉末棕褐色。花被表皮細胞多角形,氣孔不定式,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果皮細胞呈類長方形或多邊形,壁薄,波狀彎曲,含眾多草酸鈣小方晶。 種皮細胞棕褐色,呈多角形或類方形,多皺縮。 (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鹽酸1.5ml,加熱回流2 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約5ml,加水10ml,混勻,置分液漏斗中,加石油醚(60~90℃)20ml振搖提取,分取醚液, 蒸干,殘渣加乙醇2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齊墩果酸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 2μl、對照品溶液4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H薄層板上,以氯 仿-甲醇(4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磷鉬酸試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 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狀】 本品呈扁球狀五角星形,直徑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綠色或淺棕色,周圍具膜質(zhì)小翅5 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點狀果梗痕及放射狀脈紋5~10 條; 剝離花被,可見膜質(zhì)果皮,半透明。種子扁卵形,約1mm,黑色。氣微,味微苦。 【圖片】 地膚 藥材地膚子 【錄自】 《中國藥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