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關木通《中國藥典》 【名稱】 關木通 【拼音】 Guanmutong 【英文】 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 【概述】 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東北馬兜鈴 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 的干燥藤莖。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曬干。 【性味歸經】 苦,寒;有毒。歸心、小腸、膀胱經。 【應用】 清心火,利小便,通經下乳。用于口舌生瘡,心煩尿赤,水腫,熱淋澀痛,白帶,經閉乳少,濕熱痹痛。 【注意】 不可多用、久服,腎功能不全及孕婦忌服。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用法用量】 3 ~6g。 【理化鑒別】 (1) 本品粉末淡黃色。纖維管胞大多呈束,長棱形,直徑11~20μm,壁有明顯的具緣紋孔,紋孔口斜裂縫狀或相交成十字形。分隔纖維直徑21~42μm,斜 紋孔明顯。石細胞少見,類方形或類多角形,壁較厚。草酸鈣簇晶直徑約至40μm。具 緣紋孔導管大,直徑約至328 μm,多破碎,具緣紋孔類圓形,排列緊密;具緣紋孔管 胞少見。 (2) 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20ml,加熱回流15分鐘,放冷,濾過。取濾液點于濾紙上,干后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天藍色熒光;于點樣處加稀鹽酸 1滴,干 后顯黃綠色熒光,用氨蒸氣熏后復顯天藍色熒光。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0ml,加熱回流 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關木通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馬 兜鈴酸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0.5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 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 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 以甲苯-醋酸乙酯-水-甲酸(20:10:1: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 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及對照品 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條斑。 【炮制】 洗凈,略泡,潤透,切薄片,曬干。 本品為圓形薄片,表面黃色或黃白色。木部寬廣,導管孔大,多層環形排列呈篩網狀,射線色淺,髓部不明顯。周邊灰黃色,粗糙。體輕,質硬。氣微,味苦。照上述[浸出物] 項下的方法測定,不得少于12.0% 【性狀】 本品呈長圓柱形,稍扭曲,長 1~2m,直徑 1~ 6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有淺縱溝及棕褐色殘余粗皮的斑點。節部稍膨大,有1 枝痕。體輕,質硬,不易 折斷,斷面黃色或淡黃色,皮部薄,木部寬廣,有多層整齊環狀排列的導管,射線放射 狀,髓部不明顯。摩擦殘余粗皮,有樟腦樣臭。氣微,味苦。 【圖片】 藥材關木通 【錄自】 《中國藥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