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八月札《青陽客棧》 【名稱】 八月札 【拉丁文】 Fructus Akebiae 【異名】 燕(艸覆)子(孟詵),畜藠子、拿子(《本草拾遺》),桴棪子(《食性本草》),(艸覆)子(《日華子》),八月楂(《救荒本草》),木通子(《本草匯言》),壓驚子(《醫林纂要·藥性》),八月瓜(《草木便方》),預知子(《飲片新參》),八月炸(《南京民間藥草》),羊開口(《中藥志》),八月果(《全國中草藥匯編》),百日瓜、牽藤瓜(四川),冷飯包、拉拉果(浙江),野香蕉(江蘇),臘瓜(湖南)。 【性味歸經】 味微苦,性平。歸肝、胃、膀胱經。 【功效】 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軟堅散結,利小便。 【藥用】 為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 quinata (Thunb.)Decne、三葉木通 A. trifoliata (Thunb.)Koidz. 或白木通 A. trifoliata (Thunb.)Koidz. var. australis (Diels)Rehd. 的成熟果實。 【應用】 用于肝郁氣滯,脅肋脹痛,脘腹疼痛,以及痛經,疝氣,睪丸腫痛。八月札有疏肝理氣止痛之效,每與香附、枳殼、川楝子等配伍。用于經閉、痛經,可與丹參配用,以活血通經止痛。 用于瘰疬、結核及癌腫,本品能散結消瘰,可與浙貝母、天葵子等化痰軟堅之品配伍。 用于小便不利,以及砂淋、石淋,有利尿作用,可與薏苡仁、茯苓配伍。 【注意】 孕婦慎服。 【用法用量】 9.00 - 15.00 g 【形態】 參見“木通”條。 【產地】 1.木通果 Fructus Akebiae Quinatae 主產于江蘇、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等地。供銷全國。 2.三葉木通果 Fructus AkebiaeTrifoliatae 主產于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陜西等地。供銷全國。 3.白木通果 Fructus Akebiae Australis 主產于江蘇、浙江、湖南、陜西、四川等地。供銷全國。 【采收加工】 8~9月果實成熟而未開裂時采摘,用繩穿起晾干,切忌堆放,以免發熱霉爛,或用沸水泡透后曬干。 【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厚片,干燥。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 【附方】 1.治中寒腹痛、疝痛 八月瓜30g,小茴香12g,水煎服。 2.治睪丸腫痛 八月瓜30g,橘核10g,荔枝核12g,大腹皮6g,小茴香6g。水煎服。(1~2方出自《四川中藥志》1979年) 3.治輸尿管結石 (八月札)配薏米仁各60g。煎服。(《中藥志》) 4.治淋巴結核 八月札、金櫻子、海金沙根各120g,天葵子240g。煎湯分3日服。(蘇州醫學院《中草藥手冊》) 5.治肝癌 八月札、石燕、馬鞭草各30g。水煎服。(《常用抗癌藥物手冊》) 6.治子宮脫垂 八月瓜(鮮)60g(或鮮根500g),升麻10g,益母草6Og,檫樹根250g,黃連30g,枳殼10g。燉雞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錄自】 《青陽客棧》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