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甘松《中國藥典》 【名稱】 甘松 【拼音】 Gansong 【英文】 RADIX ET RHIZOMA NARDOSTACHYOS 【概述】 本品為敗醬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 、或匙葉甘松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 的干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雜質,曬干或 陰干。 【性味歸經】 辛、甘,溫。歸脾、胃經。 【應用】 理氣止痛,開郁醒脾。用于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外治牙痛,腳腫。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用法用量】 3~6g。外用適量,泡湯漱口或煎湯洗腳或研末敷患處。 【理化鑒別】 本品粉末暗棕色。石細胞類圓形或不規則多角形,偶見長條形,單個或成群,直徑33~64μm,長可至200μm或更長,壁甚厚,無色,胞腔狹小。梯紋或網紋導 管,直徑7~ 40μm,小型梯紋導管成束,其旁有時可見細長的木纖維。木栓細胞多為不 規則多角形,壁暗棕色,較薄,內含黃色至棕黃色揮發油;~殘基碎片較多,細胞 呈長方形或長多角形,淡黃色至棕色,直徑20~ 31μm,長50~ 90μm,壁呈念珠狀增 厚。另一種碎片細胞呈長條形,長可達200μm,壁有時呈念珠狀增厚。 【含量測定】 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于2.0%(ml/g)。 【性狀】 本品略呈圓錐形,多彎曲,長5~18cm。 根莖短小,上端有莖、 葉殘基,呈狹長的膜質片狀或纖維狀。外層黑棕色,內層棕色或黃色。根單一或數條交結、 分枝或并列,直徑0.3~1cm。表面棕褐色,皺縮,有細根及須根。質松脆,易折斷,斷 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狀,木部黃白色。氣特異,味苦而辛,有清涼感。 【圖片】 匙葉甘松 甘松 藥材甘松 【錄自】 《中國藥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