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中藥大全 > 理氣藥 >

大腹皮《青陽客棧》(2)

時間:2017-06-20 22:16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本草求真》:[批]散無形胸膈膨脹。 腹皮專入腸、胃。時珍曰:大腹以形名,所以別雞心檳榔。弘景曰:向陽者為檳榔,向陰者為大腹也。辛熱性溫,比之檳榔大有不同。蓋檳榔性苦沉重,能泄有形之滯積;腹皮其性輕浮

  《本草求真》:[批]散無形胸膈膨脹。
  腹皮專入腸、胃。時珍曰:大腹以形名,所以別雞心檳榔。弘景曰:向陽者為檳榔,向陰者為大腹也。辛熱性溫,比之檳榔大有不同。蓋檳榔性苦沉重,能泄有形之滯積;腹皮其性輕浮,故能入腹。能散無形之積滯,故痞滿膨脹,水氣浮腫,腳氣壅逆者宜之。惟虛脹禁用,以其能泄真氣也。
  《得配本草》:辛,微溫。入手足太陰經氣分。降逆氣以除脹,利腸胃以去滯。一切膜原冷熱之氣,致陰陽不能升降,臌脹浮腫等癥,此為良劑。
  檳榔泄有形之積滯,腹皮散無形之氣滯。
  氣虛者禁用。
  《本草新編》:大腹皮,味辛、苦,氣微溫,降也,無毒。入肺、脾、胃三經。主冷熱諸氣,通大、小二腸,止霍亂痰隔醋心,攻心腹大腸壅毒,消浮腫。亦佐使之藥。若望其一味以攻邪,則單寒力薄,必至覆亡矣。
  或問大腹皮,即檳榔之外皮也,繆仲醇謂氣味所主與檳榔同。而實不同也。大腹皮之功,尤專消腫,然亦必與白術、薏苡、茯苓、車前、桑白皮、人參同用,始有功耳。
  《本草分經》:辛,溫。泄肺和脾,下氣行水,寬胸通腸。
【藥論】
  1.論大腹皮治足陽明、太陰諸證 繆希雍:“(大腹皮)入足陽明、太陰經。二經虛則寒熱不調,逆氣攻走,或痰滯中焦,結成膈證;或濕熱郁積,酸味醋心;辛溫暖胃豁痰,通行下氣,則諸證除矣。大腸壅毒,以其辛散破氣而走陽明,故亦主之也。”(《本草經疏》)
  2.論大腹皮為暢達臟腑之劑 倪朱謨:“大腹皮,寬中利氣之捷藥也。方龍潭曰:主一切冷熱之氣上攻心腹,消上下水腫之氣四體虛浮,下大腸壅滯之氣二便不利,開關格痰飲之氣阻塞不通,能疏通下泄,為暢達臟腑之利劑。按宋人又有安胎之說,然此藥既為利氣之藥,又何以安其胎乎?如有余之氣勝而胎不安者,使之氣下,則胎自安矣。又謂此藥有健胃之理,夫既為下氣之藥,又何以益其胃乎?如有余之氣壅塞不通,使之氣下,則中氣自寬,食飲可進矣。若損氣,為大腹皮之常性也,元虛氣少者,慎勿施用。”(《本草匯言》)
  3.論大腹皮泄肺之功 蘇廷琬:“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氣喘促,及水腫藥中又多用之,蓋亦取其泄肺以殺水之源也。”(《藥義明辨》)
  4.大腹皮與檳榔功用之別 ①繆希雍:“大腹皮,即檳榔皮也。其氣味所主,與檳榔大略相同,第檳榔性烈,破氣最捷,腹皮性緩,下氣稍遲。”(《本草經疏》)②張石頑:“檳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積滯;腹皮性輕浮,散無形之滯氣。”(《本經逢原》)
【錄自】
  《青陽客棧》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