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中藥大全 > 理氣藥 >

烏藥《中藥學7版》

時間:2017-06-19 21:32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烏藥《中藥學7版》 【名稱】 烏藥 【拼音】 Wuyao 【出處】 《本草拾遺》 【概述】 為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塊根。主產于浙江、安徽、江蘇、陜西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細根,洗凈,趁鮮切片,曬干。生用或麩炒用。 【
【標題】
烏藥《中藥學7版》
【名稱】
烏藥
【拼音】
  Wuyao
【出處】
  《本草拾遺》
【概述】
  為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塊根。主產于浙江、安徽、江蘇、陜西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細根,洗凈,趁鮮切片,曬干。生用或麩炒用。
【性味歸經】
  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
【功效】
  行氣止痛,溫腎散寒。
【應用】
  1.寒凝氣滯之胸腹諸痛證。本品味辛行散,性溫祛寒,入肺而宣通,入脾而寬中,故能行氣散寒止痛。治胸腹脅肋悶痛,常配香附、甘草等同用,如小烏沉湯(《和劑局方》),也可與薤白、瓜蔞皮、延胡索等同用;若治脘腹脹痛,可配伍木香、青皮、莪術等,如烏藥散(《圣惠方》),也可與香附、木香、陳皮等同用;治寒疝腹痛,多與小茴香、青皮、高良姜等同用,如天臺烏藥散(《醫學發明》);若寒凝氣滯痛經,可與當歸、香附、木香等同用,如烏藥湯(《濟陰綱目》)。
  2.尿頻,遺尿。本品辛散溫通,入腎與膀胱而溫腎散寒,縮尿止遺。常與益智仁、山藥等同用,治腎陽不足、膀胱虛冷之小便頻數、小兒遺尿,如縮泉丸(《校注婦人大全良方》)。
【用法用量】
  煎服,3~9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生物堿及揮發油。油中的主要成分為烏藥烷、烏藥烴,烏藥醇、烏藥酸、烏藥醇酯等。
  2.藥理作用:烏藥對胃腸道平滑肌有興奮和抑制的雙向調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其揮發油內服能興奮大腦皮質,促進呼吸,興奮心肌,加速血液循環,升高血壓及發汗;外涂能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緩和肌肉痙攣疼痛;本品對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 以縮泉丸(烏藥、益智仁、山藥)加桑螵蛸化裁,治小兒遺尿,治療167例,痊愈83例,好轉43例(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3,5:26);以烏藥蟬衣散(烏藥、僵蠶、蟬衣、琥珀等)研細末,用熱米湯調糊、敷臍,治療小兒夜啼,一般1療程(7天)治愈(四川中醫,1994,5:39);烏藥順氣散(烏藥、麻黃、僵蠶、白芷、羌活、川芎等)水煎服,治療腦梗塞20例,結果:治愈18例,好轉2例,有效率100%(實用中醫藥雜志,1998,8:8)。另有用烏藥為主的復方治療流行性出血熱多尿期、原發性脾曲綜合征等。
【參考文獻】
  1.《本草衍義》:“烏藥和來氣少,走泄多,但不甚剛猛,與沉香同磨作湯,治胸腹冷氣,甚穩當。”
  2.《藥品化義》:“烏藥,氣雄性溫,故快氣宣通,疏散凝滯,甚于香附。外解表而理肌,內寬中而順氣。以之散寒氣,則客寒冷氣自除;驅邪氣則天行疫瘴即卻;開郁氣,中惡腹痛,胸膈脹痛,頓然可減;疏經氣,中風四肢不遂,初產血氣凝滯,漸次能通,皆藉其氣雄之功也。”
  3.《本草求真》:“凡一切病之屬于氣逆,而見胸腹不快者,皆宜用此。功與木香、香附同為一類。但木香苦溫,入脾爽滯,每于食積則宜;香附辛苦入肝膽二經,開郁散結,每于憂郁則妙。此則逆邪橫胸,無處不達,故用以為胸腹逆邪要藥耳。”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