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論姜黃之禁忌 ①清太醫院:“姜黃,克伐之藥,虛弱之人忌用。恐損傷氣血也。”(《藥性通考》)②張山雷:“石頑謂血虛臂痛者,服之必增劇。蓋辛溫本以祛寒濕,而血虛者更得此迅利流動以耗其氣,則非徒無益而又害之矣。”(《本草正義》) 5.姜黃藥性辨誤 ①陳藏器:“姜黃,性熱不冷,《本經》云寒,誤也。”(《本草拾遺》)②張山雷:“姜黃始見《唐本草》,稱其辛苦大寒,藏器已辨其非,謂辛少苦多,性熱不冷,則《唐本》寒字,蓋亦傳寫之誤。然《唐本》又謂除風熱,消癰腫,功力烈于郁金, 則正以入血泄散,故癰瘍之堅腫可消,瘍科普通敷藥之如意金黃散用之,即是此意。固非疏風清熱作用,而乃竟以為除風熱,宜乎有辛 苦大寒之誤矣。”(《本草正義》) 【附注】 1.片姜黃 為溫郁金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根莖,鮮時縱切片曬干而成。主產浙江瑞安。 2. 在四川有將川郁金C.chuanyujin C.K.Hsieh et H.Zhang的側根莖作姜黃入藥,僅在四川地區流通。 【錄自】 《中藥全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