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五靈脂《青陽客! 【名稱】 五靈脂 【英文】 Trogopterus Dung 【拉丁文】 Faeces Trogopterori 【異名】 藥本(侯寧極《藥譜》),寒號蟲糞(《開寶本草》),寒雀糞(《中藥志》)。原動物復齒鼯鼠又名:盍旦(《詩》),曷旦(《禮》),渴鴠(《說文》),(旱鳥)鴠、鹖鴠(《方言》),侃旦(《廣志》),寒號蟲(《開寶本草》),橙足鼯鼠(《中藥大辭典》)。藥材①靈脂塊又名:糖靈脂②靈脂米又名:散靈脂。 【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溫。歸肝、脾經。 【功效】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積解毒。 【藥用】 為鼯鼠科動物復齒鼯鼠 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 之干燥糞便。 【應用】 用于血行不暢,瘀滯作痛諸證。五靈脂苦泄溫通,“通利氣脈”,“通則不痛。”故《本草經疏》謂之“血滯經脈,氣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證,在所必用。”應用時,可單味服用,如《雞峰普濟方》治卒暴心痛,不可忍者,用本品為末,熱酒或醋湯下。若與蒲黃相須而用,治血滯心痛及產后惡露不下,少腹作痛,其效益彰,如《經效方》失笑散。若與功兼活血行氣之延胡索、沒藥和香附同用,以治血瘀氣滯,脘痛如刺者,益增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如《醫學心悟》手拈散。近來常有用本品配活血、行氣、通陽之品,治冠心病心絞痛者,亦有良好效果。 用于崩漏下血諸證。五靈脂炒用有止血之效,且無留瘀之弊,出血夾瘀者用之,尤能化瘀止血,可單味內服。治血崩諸藥不能止者,用五靈脂炒令煙盡為末,溫酒調下,可“去故生新”,如《婦人良方》五靈脂散。此方亦治腸風下血。如不能飲酒者,煮烏梅柏葉湯調下。 用于小兒疳積。五靈脂有消積殺蟲之功。凡小兒食積不化,或兼蟲積,脾胃受傷,面黃形瘦,腹大如鼓,嘔吐腹瀉,不思納食,嗜食異物,此屬脾疳,可用五靈脂與砂仁、蔻仁、麥芽、使君子等同用,以調理脾胃,消食殺蟲,如《證治準繩》靈脂丸。若疳積潮熱,肚脹發焦,可配以清疳熱之品,如《全幼心鑒》用本品同胡黃連研末,豬膽汁為丸服。 用于蛇蝎蜈蚣咬傷。五靈脂有解毒之功,可研末以酒調服;并與雄黃調敷患處。 1.《得宜本草》:“得蒲黃,治心腹疼痛,產后惡露刺痛。” 2.《得配本草》:“得半夏,治痰血凝結;佐胡桃、柏子仁,治咳嗽肺脹;合木香、烏藥,理周身血氣刺痛;酒調治蛇咬昏憒。” 【注意】 孕婦慎服。 【用法用量】 5.00 - 10.00 g 【形態】 形如松鼠,但較松鼠略大,為中等的一種鼯鼠。體長20~30cm,體重250~400g。頭寬、吻較短。眼圓而大,耳殼顯著,耳基部前后方生有黑色細長的簇毛。前后肢間有皮膜相連。尾呈扁平狀,略短于體長,尾毛長而蓬松。全身背毛為灰黃褐色,毛基部黑灰色,上部黃色,尖端黑褐色。顏臉部較淡,為灰色,耳同身色。腹部毛色較淺,毛基灰白色,毛尖黃棕色。皮膜上下與背腹面色相同,唯側緣呈鮮橙黃色。四足色較深,為棕黃色。尾為灰黃色,尾尖有黑褐色長毛。 本種為我國特有。已知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產地】 主產河北、山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銷全國。 【品種考證】 五靈脂始載于《開寶本草》,云:“出北地。此是寒號蟲糞也。”《嘉祐本草》曰:“寒號蟲四足,有肉翅不能遠飛。”《本草圖經》曰:“今淮河東州郡有之。云是寒號蟲糞,色黑如鐵,采無時。”《綱目》謂:“五臺諸山甚多。其狀如小雞,四足有肉翅。夏月毛采五色,自鳴若曰:風凰不如我。至冬毛落如鳥雛,忍寒而號曰:得過且過。其深恒集一處,氣甚臊惡,粒大如豆。采之有如糊者,有粘塊如糖者。”從以上所述古人對五靈脂原動物形態的描述來看,完全與鼯鼠類動物吻合,特別是“四足,有肉翅(即前后肢間的皮膜),不能遠飛”等特征,更證明為鼯鼠無疑。從藥物性狀記述:“其屎恒集一處,其氣臊惡,粒大如豆,采之有如糊者,有粘塊如糖者。”同現在所用的五靈脂亦完全相符。所說粒大如豆即現謂之“靈脂米”,加糊、粘塊如糖者,也即現謂之“糖靈脂”。再從產地看:古之河東州郡,五臺諸山,均系現今河北、山西一帶。這正是現今五靈脂之主要產地。根據古代文獻記述及我國鼯鼠類動物之地理分布,在山西一帶,為復齒鼯鼠和小鼯鼠,而主要是復齒鼯鼠,因此可知,古人所用的五靈脂原動物與現在一致。 【商品規格】 糖靈脂:又名靈脂塊,為春季的糞便結成的塊狀物。 米靈脂:又名散靈脂、靈脂米,為秋季的糞便,呈長橢圓柱狀顆粒。 以色黑褐、塊狀、有光澤、顯油潤、無雜質者為佳。 此外,同科動物小飛鼠 Pteromys volans L.的糞便在東北、新疆地區也作五靈脂使用。 【化學成分】 含維生素A類物質,如按維生素A計算,其含量為0.0399%。尚含多量的樹脂、尿素、尿酸等。 含五靈脂(wulingzhic acid),為異海松酸的衍生物,并含鄰苯二酚、苯甲酸、3-蒈烯-9,10二羧酸、尿嘧啶、間羥基苯甲酸、原兒茶酸、次黃嘌呤、尿囊素、L-酪氨酸,另含5-甲氧基-7-羥基香豆素。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但在春、秋季為多,春季采者品質較佳,采得后,揀凈砂石、泥土等雜質,曬干。按其形狀的不同常分為“靈脂塊”及“靈脂米”。 【炮制】 1.五靈脂 《理傷續斷方》:“用燈心別研。”《本草圖經》:“多夾沙石,絕難修治。若用之,先以酒研飛煉……今去沙石乃佳。”《本事方》:“水澄去沙石,日干凈研。”《普濟方》:“揀去沙石,研極細。”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灰屑;五靈脂塊,搗碎。生品用于行血、散血。 2.五靈脂 《旅舍備要方》:“微炒。”《產育寶慶集》:“微火上炒勿令焦。”《洪氏集驗方》:“銀器內炒,煙盡為度。”現行,取凈五靈脂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黑色或焦斑,取出,放涼。炒五靈脂用于化瘀止血。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