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澤蘭《青陽客棧》 【名稱】 澤蘭 【英文】 Hiraute Shiny Bugleweek Herb 【拉丁文】 Herba Lycopi 【異名】 虎蘭、龍棗(《本經》),水香(《吳普本草》),虎蒲(《別錄》),小澤蘭(《雷公炮炙論》),地瓜兒苗(《救荒本草》),紅梗草(《滇南本草》),風藥(《綱目》),奶孩兒(《綱目拾遺》),蛇王草、蛇王菊、捕斗蛇草(《嶺南采藥錄》),接古草(《植物名匯》),地環秧、地溜秧(《河北藥材》),甘露秧(《中藥材手冊》),草澤蘭(《陜西中藥志》),方梗草(江蘇),麻澤蘭(貴州),矮地瓜兒苗(吉林),野麻花(內蒙古)。原植物毛葉地筍又名:硬毛地瓜兒苗(《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微溫。歸肝、脾經。 【功效】 活血化瘀,行水消腫,解毒消癰。 【藥用】 為唇形科植物地筍 Lycopus lucidus Turcz. 及毛葉地筍 Lycopus lucidus Turez. var. hirtus Reg. 的地上部分。 【應用】 用于婦女經、產諸證。澤蘭功能活血化瘀、行而不峻,為婦產科血脈不調,瘀血阻滯證之常用藥。治經閉痛經,常與當歸、川芎、香附、延胡索等同用以活血行氣,調經止痛。若婦女陰虛血弱,月經微少,漸至不通及室女經閉成勞者,可配當歸、芍藥、炙甘草同用,以養血益陰而通經,使之“消中有補,不致損真”,如《雞峰普濟方》澤蘭湯。若產后惡露不盡,少腹疼痛,與當歸、赤芍、益母草、延胡索等同用,以活血止痛,祛瘀生新。 用于浮腫、腹水。澤蘭既能活血,又能行水,因而可治水濕泛溢而致浮腫和腹水,尤對血瘀氣滯而見水腫者更為適宜。常與利水之品同用。如張文仲《備急方》治產后水腫方,即以本品與防己為末,醋湯調服,以增進活血行水之效。若水腫患者,用本品配白術、豬苓等,用“防己為之使”,以健脾利水,其效更佳。 用于癰腫瘡毒。 澤蘭能活血而消癰腫。癰腫初起,可單味或與銀花、連翹、當歸等同煎服,并可用鮮澤蘭搗爛外敷。 【注意】 無血瘀或血虛者慎服。 【用法用量】 6.00 - 12.00 g 【形態】 1.地筍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7m。具多節的圓柱狀地下橫走根莖,其節上有鱗片和須根。莖直立,不分枝,四棱形,節上多呈紫紅色,無毛或在節上有毛叢。葉交互對生,具極短柄或無柄;莖下部葉多脫落,上部葉橢圓形,狹長圓形或呈披針形,長5~10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邊緣具不整齊的粗銳鋸齒,表面暗綠色,無毛,略有光澤,下面具凹陷的腺點,無毛或脈上疏生白色柔毛。輪傘花序多花,腋生;小苞片卵狀披針形,先端刺尖,較花萼短或近等長,被柔毛;花萼鐘形,長約4mm,兩面無毛,4~6裂,裂片狹三角形,先端芒刺狀;花冠鐘形白色,長4.5~5mm,外面無毛,有黃色發亮的腺點,上、下唇近等長,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近圓形,2側裂片稍短小;前對能育雄蕊2,超出于花冠,藥室略叉開,后對雄蕊退化,僅花絲殘存或有時全部消失,有時4枚雄蕊全部退化,僅有花絲、花藥的殘痕;子房長圓形,4深裂,著生于花盤上,花柱伸出于花冠外,無毛,柱頭2裂不均等,扁平。小堅果扁平,倒卵狀三棱形,長1~1.5mm,暗褐色。花期6~9月,果期8~20月。 生于海拔2100m以下的沼澤地、山野低洼地、水邊等潮濕處。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南及陜西、甘肅等地。 2.毛葉地筍 本變種與正種不同處在于:莖棱上被白色向上小硬毛,節上密集硬毛;葉披針形,暗綠色,兩端漸尖,上面密被細剛毛狀硬毛,下面主要在肋及脈上被剛毛狀硬毛,邊緣具銳齒,并有緣毛。 生于沼澤地、水邊等潮濕處。亦見有栽培。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 【產地】 產于全國大部分地區。多自產自銷。 【品種考證】 本品始載于《本經》,列為中品。《吳普本草》云:“生下地水旁。葉如蘭,二月生,香,赤節,四葉相值枝節間。”《本草經集注》曰:“今處處有,多生下濕地。葉微香,可煎油。或生澤旁,故名澤蘭,亦名都梁香,可作浴湯。人家多種之而葉小異。今山中又有一種甚相似,莖方,葉小強,不甚香。既云澤蘭,又生澤旁,故山中者為非,而藥家乃采用之。”《新修本草》謂:“澤蘭,莖方,節紫色,葉似蘭草而不香。今京下用之者是。陶云都梁香,乃蘭草爾,俗名蘭香,煮以洗浴。亦生澤畔,人家種之。花白,紫萼,莖圓,殊非澤蘭也。”《本草圖經》載:“澤蘭,今荊、徐、隨、壽、蜀、梧州、河中府皆有之……二月生苗,高二三尺。莖干青紫色,作四棱。葉生相對如薄荷,微香,七月開花……亦似薄荷花。”綜上所述,古代本草所載的澤蘭,主要是莖方,節紫色,葉對生似薄荷的一種,與唇形科植物地筍 Lycopus lucidus Turcz.及毛葉地筍 L. lucidus Turcz. var. hirtus Regel 相符;而另一種花白,紫萼,莖圓,亦名蘭草、都梁香,作場洗浴的澤蘭,應為菊科Eupatorium 屬植物,現已不作澤蘭入藥。 【化學成分】 地瓜兒苗全草含地瓜兒苗糖(lycopose),為五分子半乳糖和1分子果糖的聚糖,另含水蘇糖(stachyose)、葡萄糖、半乳糖、蔗糖等。 【藥理作用】 1 對微循環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地筍及毛葉地筍全草的水浸膏,2g/kg腹腔注射均可使模擬航天飛行中失重引起血瘀的兔明顯改善微循環障礙,4g/kg口服,連續4d,對兔異常的血液流變也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使血液粘度、纖維蛋白原含量及紅細胞聚集指數均低于對照組。 2 對血液凝固作用的影響 澤蘭煎劑俄胃飼大鼠,作體外血栓形成試驗,發現對血栓形成時間、血栓長度、血栓濕重等指標有—定抑制作用,但無統計學意義,對血栓干重則有明顯抑制作用,提示澤蘭對血栓形成有輕度抑制作用。 3 強心作用 地筍全草制劑有強心作用。 【采收加工】 根莖繁殖當年,種子繁殖第2年的夏、秋季節,莖葉生長茂盛時采收。割取地上部切段,曬干。 【炮制】 《雷公炮炙論》:“細銼之,用絹袋盛,懸于屋南畔角上,令干用。”《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去根”。“揀凈,洗,曬。”《奇效良方》:“去梗。”《濟陰綱目》:“切,研。”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根,噴淋清水,微潤,切段,干燥。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