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葶藶子《青陽客棧》

時間:2017-12-10 11:41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葶藶子《青陽客棧》 【名稱】 葶藶子 【英文】 Pepperweed Seed ,Tansymustard Seed 【拉丁文】 北葶藶子 Semen Lepidii ,南葶藶子 Semen Desurainiae 【異名】 大適、大室(《本經》),萆篙、丁歷(《別錄》)。①獨行菜,又名:腺莖獨行菜、辣
【標題】
葶藶子《青陽客棧》
【名稱】
葶藶子
【英文】
  Pepperweed Seed ,Tansymustard Seed
【拉丁文】
  北葶藶子 Semen Lepidii ,南葶藶子 Semen Desurainiae
【異名】
  大適、大室(《本經》),萆篙、丁歷(《別錄》)。①獨行菜,又名:腺莖獨行菜、辣辣根、羊辣罐、拉拉罐、白花草。②北美獨行菜 ,又名:美洲獨行菜。③播娘蒿(《救荒本草》) ,又名:眉毛蒿、眉眉蒿、婆婆蒿、黃蒿、密密蒿、米米蒿、麥蒿、米蒿。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寒。歸肺、膀胱、大腸經。
【功效】
  瀉肺降氣,祛痰定喘,利水消腫,泄熱逐邪。
【藥用】
  為十字花科植物葶藶 Lepidium apetalum Willd.、琴葉葶藶 Lepidium virginicum L.的種子,和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Sisymbrium sophia L.] 的種子。
【應用】
  用于痰氣壅塞,肺失肅降而上氣喘息,不得平臥,咳嗽痰多,或面目遍身浮腫,或肺癰,咳唾膿血。葶藶子瀉肺降氣,祛痰平喘力勝,臨床常單用取效;或配以甘緩和中之大棗,以緩和藥性,保護胃氣,使祛邪而不傷正,如《金匱要略》葶藶大棗瀉肺湯;為加強瀉肺平喘作用,《廣濟方》配伍桑白皮用,痰濕盛者,亦可配伍半夏、杏仁、蘇子、白前等化痰藥同用。治肺癰痰熱壅肺,初起輕癥亦可單用,若熱盛咳唾膿血,則與金銀花、連翹、桃仁、蘆根等清熱解毒祛瘀之品配伍應用。現代常用治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可用葶藶子配人參益氣,桑白皮清肺利水,或配麻黃、杏仁加強平喘消腫之功。
  用于肺氣壅滯,氣化不行,而水飲停留之水腫,胸腹積水,小便不利。葶藶子有瀉肺行水、通利二便之功,如《圣濟總錄》治十水、石水,配桃仁、杏仁用;《范汪力方》治水腫有寒者,配吳茱萸溫中行水,水腫甚者加甘遂以增強逐水之力;治結胸,胸水,腹水腫滿,則可與其他瀉下逐水藥同用,如《傷寒論》大陷胸丸即以本品配杏仁、大黃、芒硝,《金匱要略》己椒藶黃丸即本品配防己、椒目、大黃;氣虛水腫,需與人參等補氣藥配用,如《衛生寶監》人參葶藶丸。
  此外,葶藶子用于癥瘕積聚,腹中包塊,不能飲食,《肘后方》用葶藶子配大黃、澤瀉以行氣散瘀逐邪;治黃疸,大便難,可與大黃配用,以泄熱通便退黃。《肘后方》治卒發癲狂,《醫宗必讀》治傷寒熱不解,發狂煩躁,均取其祛痰泄熱之功。
  用于一切癰疽瘡腫,瘰疬痰核,濕疹瘙癢等。葶藶子能消痰散結療瘡,如《劉涓子鬼遺方》療寒熱瘰疬散方用葶藶子配豆豉灸瘡上。
【注意】
  肺虛喘咳,脾虛腫滿者慎服;不宜久服。
【用法用量】
  3.00 - 9.00 g
【形態】
  1.葶藶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5~30cm。莖直立,或自基部具多數分枝,被白色微小頭狀毛。基生葉有柄,葉柄長1~2cm;葉片狹匙形或倒披針形,一回羽狀棧裂或深裂,長3~5cm,寬1~1.5cm,先端短尖,邊緣有稀疏缺刻狀鋸齒,基部漸狹;莖生葉披針形或長圓形,中部葉片長1.5~2cm,寬2~5mm,基部稍寬,無柄,貼莖生,邊緣有疏齒;最上部葉線形,先端尖,邊緣少有疏齒或近于全緣;兩面無毛或疏被頭狀毛。總狀花序頂生,果期可延長至5cm;花小,排列疏松;萼片4,近卵形,邊緣白色膜質狀,外面有彎曲的白色柔毛;花瓣不存或者退化成絲狀,比萼片短;雄蕊2或4,等長;蜜腺4,短小;雌蕊1,子房卵圓形而扁,無花柱,柱頭圓形而扁。短角果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3mm,扁平,頂端微凹,宿存極短花柱,果瓣頂部具極狹翅,假隔膜寬不到1mm。種子橢圓狀卵形,表面平滑,棕紅色或黃褐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坡、溝旁、路旁及村莊附近,為常見的田間雜草。分布于東北、華北、兩北、華東、西南等地。
  2.琴葉葶藶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50cm。莖直立,單一,表面具柱狀腺毛;上部分枝,枝上疏生短柔毛或近于無毛。葉互生;基生葉具柄,葉柄長1~1.5cm;葉片倒被針形,長1~5cm,羽狀分裂或大頭羽狀分裂,裂片大小不等,卵形或長圓形,基部漸狹,邊緣有鋸齒,兩面有短伏毛;莖生葉有短柄,葉片倒披針形或線形,長1.5~5cm,寬2~10mm;先端急尖;基部漸狹。總狀花序頂生,花多數;萼片4,綠色,卵形或橢圓形,長約1mm;花瓣4,白色,倒卵形,和萼片等長或稍長;雄蕊2或4,近等長,長1.5~2mm;雌蕊1,子房卵圓形而扁,2室,花柱不明顯,柱頭頭狀。短角果近圓形,長3mm,寬1~2mm,扁平,先端微凹,邊緣有窄翅,花柱極短。種子每室1粒,卵形,長約1mm,光滑,紅棕色,邊緣有白色窄翅。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路旁、荒地及田野。原產美洲;我國分布于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廣西等地。
  3.播娘蒿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呈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分枝,具縱棱槽,密被分枝狀短柔毛。葉輪廓為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7cm,寬1~4cm,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或深裂,最終裂片條形或條狀長圓形,長2~5mm,先端鈍,全緣,兩面被分枝短柔毛;莖下部葉有葉柄,向上葉柄逐漸縮短或近于無柄。總狀花序頂生,具多數花;萼片4,條狀長圓形,先端鈍,長約2mm,邊緣膜質,背面有分枝細柔毛;花瓣黃色,匙形,與萼片近等長;雄蕊6,幾與花瓣等長,基部并有爪;雌蕊1,子房圓柱形,花柱短,柱頭呈壓扁壓的頭狀。長角果圓筒狀,長2. 5~3cm,無毛,稍內曲,與果梗不成直線,果瓣中脈明顯。種子每室1行,形小,多數,長圓形,稍扁,淡紅褐色,表面有細網紋,潮濕后有粘膠物質。花、果期為4~7月。
  生于山坡、田野和農田。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西南等地。
【產地】
  1.北葶藶子 主產于河北、遼寧、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山西、山東、甘肅、青海等地亦產。主銷東北、華北及寧夏、干肅、青海、四川、湖南等地。
  2.南葶藶子 主產于江蘇、安徽、山東;浙江、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亦產。主銷華東和中南地區,河北、河南、青海等地亦用。
【品種考證】
  本品入本草始載于《本經》,列為下品。陶弘景云:“出彭城者最勝,今近道亦有。”《本草圖經》曰:“葶藶生藁城平澤及田野,今京東、陜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尤勝。初春生苗葉,高六七寸,有似薺,根白,枝莖俱青,三月開花微黃,結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長,黃色,立夏后采實,暴干。”結合所附“曹州葶藶”圖及所述產地考之,葶藶正品當為十字花科植物葶藶Lepidium apetalum Willd.,其同屬植物琴葉葶藶 L. virginicumL.亦在前述產區之內。Lepidium原作獨行菜屬,經上述考證,以改作“葶藶屬”為妥。而原稱葶藶屬的Draba,與本草所載及藥材使用情況不符,應改為和葶藶屬。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