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蔓生百部:含百部堿(stemomne)、次百部堿(stemonidine)、異次百部堿(isostemonidine)、原百部堿、蔓生百部堿(stemonamlne)及異蔓生百部堿(isostemonamine)。 3.對葉百部:含對葉百部堿、異對葉百部堿(isotuberostemonine)、次對葉百部堿(hypo一tuberostemonine)、氧化對葉百部堿(oxotuberostemomne)、斯替明堿(stemlne,“stemomne”)及斯替寧堿(stemne)。尚含對葉百部酮堿(tuberostemonone)、對葉百部醇堿(tuberostemonol)、百部酰胺(stemoamide)、tuberostemospironine、tuberostemonine和二去氫對葉百部堿(didehydrotuberostemonine)。此外,還含糖2.32%、脂類0.84%、蛋自質9.25%、灰分12.1%,以及甲酸(formic acid)、乙酸(acet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檸檬酸(cit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草酸(oxalic acid)等。 【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體外抗菌試驗表明,百部乙醇浸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炭疽桿菌、肺炎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鼠疫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和人型結核桿菌有抗菌作用。百部50%濃度的水煎液能抑制大腸桿菌生長,但不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20%水煎液能抑制腦膜炎雙球菌生長,對其帶菌者進行喉頭噴霧治療,1次噴霧3日后的菌檢轉陰率達61.7%。50%濃度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綠膿桿菌生長,5%無抑制作用。百部水浸液(1∶3)對多種皮膚真菌顯抑制作用,此液20%濃度時能抑制星奴卡菌生長,40%濃度時能抑制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社盎小芽孢癬菌和羊毛樣小芽孢癬菌生長。有人則報道百部20%濃度的水煎液對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均無抑制作用。百部煎劑能降低亞洲甲型流感病毒對小鼠的致病力。對已感染的小鼠有治療作用。 2.抗寄生蟲作用:體外試驗表明,百部50%濃度的藥液可使鼠蟯蟲在20小時內全部死亡。其生物堿成分之一的對葉百部堿(TS)能麻痹蛔蟲的活動,還能拮抗毒扁豆堿和馬錢子堿對蛔蟲、絳蟲和離體小鼠回腸的影響。百部的驅蟲作用與其成分TS有關。 3.殺昆蟲作用:百部水浸液和醇浸液對體虱和陰虱均有殺滅作用,并能使虱卵難以孵化。醇浸液的滅虱作用遠較水浸液強,百部還對蠅蛆、孑孓、臭蟲、柑桔蚜、煙螟、地老虎等10余種昆蟲有毒殺作用,并認為百部屬接觸殺蟲劑。 4.鎮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百部生物堿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亦有報道,百部煎劑0.6~0.9g/kg灌胃對1%碘液注入貓的有胸膜腔引起的咳嗽.或百部生物堿10g/Kg給小鼠腹腔注射對二氧化硫(SO2)引起的咳嗽均無作用。對葉百部堿對豚鼠機械刺激引咳有鎮咳作用(靜注:ED50為26.2mg/kg)。酚紅排泌法表明,百部生物堿2g/kg給兔灌胃無祛痰作用。100%百部生物堿提取液0.2ml,對組織胺所致的離體豚鼠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松弛作用。其作用強度與氨荼堿近相似,但緩慢而持久。 5.其他作用:對葉百部堿(TS)具有弱的中樞抑制作用,如小鼠口服200mg/kg對自主運動呈抑制;口服100mg/kg能延長己烯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時間;靜注20mg/kg對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呈鎮痛作用;對多種藥物引起的小鼠痙攣反應,僅能抑制煙酸痙攣(靜注,ED504.4mg/kg),家兔靜注TS1mg/kg,呈呼吸興奮及降壓作用,心電圖無明顯變化。采用電生理技術研究TS對小龍蝦(crayfish)神經肌肉接點的抑制作用表明,TS至少部分起著膜通道開放阻斷劑的作用,它結合在通道開放活動狀態中的受體上,所需濃度在0.1mmol/L以上;對谷氨酸鹽引起的興奮效應也有抑制作用。 6.毒性:對葉百部堿小鼠LD50,靜注62.0mg/kg,口服1079.4mg/kg。 【采收加工】 2~3月和8~9月均可采收。因各地氣候不同, 一般可在新芽出土前或苗將枯萎時采收。移栽2~3年后采挖。挖出塊根,先洗去泥沙,去掉須根,在沸水中剛煮透時,立即撈出曬干或烘干。曬時最好掛起使四面通風。也有不經水燙的,但皮肉易脫離且不易干燥。廣西在加工過程中用硫黃熏2~3次成品色較白。也可鮮用。 【炮制】 1.百部 《雷公炮炙論》:“凡使,采得后,用竹刀劈破,去心皮……用酒浸一宿,漉出,焙干,細銼用。”《扁鵲心書》:“去蘆、土。”《普濟方》:“切碎。”現行,取原藥材,除去殘留根莖及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篩去碎屑。 2.蜜百部 先將煉蜜加適量開水稀釋后,加入凈百部片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百部片100kg,用煉蜜12.5kg。蜜百部用于潤肺止咳。 3.制百部 取甘草加水煎湯,加入百部片浸泡后撈出曬干,每百部片100kg,用甘草8kg。 4.炒百部 《小兒藥證直訣》:“新瓦上炒。”《得配本草》:“切片,曬干,炒,取凈末。”《增廣驗方新編》:“飯上蒸1次再炒。”現行,取凈百部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外帶焦斑為度,取出放涼。 【附方】 1.治卒得咳嗽 生姜汁、百部汁和同合煎,服二合。(《肘后方》) 2.治三十年嗽 百部根二十斤。搗取汁,煎如飴。服一方寸匕,日三服。(《千金要方》) 3.治肺寒壅嗽,微有痰 百部三兩(炒),麻黃三兩(去節),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微炒,煮三五沸)。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加松子仁肉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小兒藥證直訣》百部丸) 4.治諸般咳嗽 桔梗(炒)、荊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兩,陳皮(水洗去白)一斤。共為末,每服三錢,開水調下,食后臨臥服。初感風寒,生姜湯調下。(《醫學心悟》止嗽散) 5.治小兒百日咳 蜜炙百部、夏枯草各9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6.治肺結核空洞 蜜炙百部、白及各12g,黃奇6g,黃精15g。煎服。(《安徽中草藥》) 7.治肺實鼻塞,不聞香臭 百部二兩,款冬花、貝母(去心)、白薇各一兩。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米飲調下。(《圣濟總錄》百部散) 8.治蛐蜒入耳 百部(切、焙)。上一味,搗羅為末,以一字生油調,涂于耳門上,其蟲自出。(《圣濟總錄》涂耳百部方)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