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草果《青陽客棧》 【名稱】 草果 【英文】 Tsaoko Amomum Fruit 【拉丁文】 Fructus Tsaoko 【異名】 草果仁(《局方》), 草果子(《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老蔻(《廣西藥用植物名錄》)。原植物又名:紅草果(《中國植物志》),廣西草果(《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桂西草果(《中草藥》)。 【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脾、胃經。 【功效】 燥濕溫中,祛痰截瘧。 【藥用】 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rie [A. hongtsaoko C. F. Liang et D. Fang ; A. guixiense D. Fang] 的干燥成熟果實。 【應用】 用于脾胃寒濕證。草果辛香濃烈,性溫而燥,能溫脾燥濕,為脾胃寒濕證之主藥。凡寒濕阻中之脘腹冷痛、脹滿、嘔吐,泄瀉,舌苔濁膩者,均可應用。濕重者,配蒼術、厚樸、霍香等以芳香化濕;寒重者,可配吳茱萸、干姜等,以溫暖中焦。若寒熱不和,氣機阻滯而泄瀉或痢下赤白者,多與地榆、枳殼、甘草等同用,以散寒清熱,調氣止瀉,如《傳信適用方》草果飲;若因暑濕而致吐瀉交作,可與砂仁、扁豆、葛根、烏梅同用以祛暑化濕,如《局方》縮脾飲。 用于瘧疾。草果為截瘧要藥,因其溫燥,對山嵐瘴氣、穢濁濕邪所致瘴瘧,用之尤宜,可與常山、檳榔、知母等配伍,如《慈幼新書》草果飲;若瘴瘧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可與清里解熱之黃芩、柴胡配伍,如《濟生方》清脾湯;若屬脾寒瘧疾不愈,振寒少熱者,可與溫陽散寒之附子、生姜合用,如《濟生方》果附湯;若屬久瘧正虛,亦可配人參、何首烏、白術等補養之品。 此外,草果尚可用治宿食不消,胸脘痞滿嘔惡等癥,有消食化積作用,可與神曲、半夏、枳實等合用,以消積除痞。 【注意】 陰虛血少者禁服。 【用法用量】 3.00 - 6.00 g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2~2.5m。全株有辛辣氣味。莖基部膨大,直徑達6cm。葉2列,11~14枚,無葉柄,或上部葉有短柄;葉舌帶紫色,長1~2cm,膜質,被疏柔毛;葉鞘具條紋,葉舌及葉鞘邊緣近革質;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卵形,長20~83cm,寬5~19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花葶從莖基部抽出,長13~28cm:總花梗長4~13cm;鱗片闊卵形,長1~8cm;穗狀花序長9~15cm;苞片淡紅色,長圓形,長3.3~4cm,寬7~9mm;外面疏被短柔毛;小苞片管狀,長1.7~2cm,2淺裂;外被疏短柔毛;花淺橙色,長5.5~7cm;小花梗長不超過5mm;花萼長2.3~3cm,3齒裂,一側淺裂,近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花冠管長2.5~2.8cm,被短柔毛,裂片長圓形,長約2.3cm,寬約6mm,后方一枚兜狀,長約2.5cm,寬約1.5cm;唇瓣長圓狀倒卵形,長3~3.5cm,寬約1.6cm,邊緣多皺,中脈兩側各有一條紅色條紋;雄蕊長2~2.5cm,花絲長約1cm,花藥長1.3~1.5cm,藥隔附屬體長約5mm,具嚙蝕狀牙齒;花柱被疏短毛,柱頭漏斗狀;子房無毛。蒴果成熟時暗紫色,近球形,長2.5~4.5cm,直徑2~2.5cm,干時變橄欖形,黑褐色,先端具殘存的花被管,基部有短柄。種子多數。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于溝邊林下。分布于廣西、貴州和云南南部地區。 【產地】 主產于云南、廣西。銷全國。 【品種考證】 草果入藥始見于《局方》,《寶慶本草折衷》首先補入本草,并謂:“或云生廣西州郡。實熟時采,暴干。”《品匯精要》云:“草果生廣南及海南。形如橄欖,其皮薄,其色紫,其仁如縮砂仁而大。又云南出者,名云南草果,其形差小耳。”李時珍誤以為草果與草豆蔻為同一物,僅略有差別,而將草果并入“草豆蔻”條。《本草匯言》曰:“(草果)生閩廣,長大如荔枝,其皮黑厚有直紋,內子大粒成團。”《品匯精要》、《本草匯言》所載草果形態特征與本品一致。 【商品規格】 同屬植物擬草果Amomum paratsao-ko S. Q. Tonget Y. M. Xia 其果實也供藥用。因兩者外形相似,通常混入主流商品一起收購和流通。其主要區別為:擬草果的葉舌膜質,全緣,長2.5~3cm,唇瓣狹橢圓形,白色,中央密布紅色點,且邊緣具放射狀條紋,邊緣皺波狀,蒴果干時倒卵形,易于區別。 【化學成分】 種子含揮發油等。果實精油得率為1.6%,其中種子含油2.2%,果皮僅0.38%。草果精油除主含1,8-桉油精(1,8-cineole) 33.94%外,另含反-2-十一烯醛(trans-2-undecenal) 占11.78%,該純品具有常有的濃郁的草果辛香味,是除1,8-桉油精之外的另一主香成分。尚有α-和β-蒎烯、對-聚傘花烴、壬醛、癸醛、芳樟醇、樟腦、α-松油醇(α-terpineol)、橙花醛-a,-b(neral-a,-b)、香葉醇(geraniol)、劃果酮和橙花叔醇(nerolidol)。此外,還有牻牛兒醛(geranial)。 【藥理作用】 1 對胃腸道平滑肌影響 生、炒、姜100%草果煎劑1ml均能使離體家兔十二指腸自發活動的緊張性升高,振幅加大.但有時不顯著,劑量加大或減小未有明顯作用。三種炮制品煎劑均可拮抗腎上腺素對回腸活動的抑制作用。對乙酰膽堿引起的腸管收縮,生、炒草果表現為緊張性下降,振幅逐漸加大,但未能恢復到原來水平,而姜草果在給藥后出現瞬時的緊張性加強.隨后減弱,振幅加大。 2 鎮痛作用 給小鼠腹腔注射10%草果不同制品水煎液,均可顯著減少內醋酸引起的扭體次數。 3 其他作用 草果中所含的蒎烯具有鎮咳祛痰作用,香葉醇有抗細菌和真菌作用。 【采收加工】 果熟期廣西是8~9月,云南是11~12月。當果實紅褐色而未開裂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或微火烘干,或用沸水燙2~3min后,再曬干或烘干。 【炮制】 1.草果仁 《本事方》:“去皮。”《世醫得效方》:“去皮膜,凈洗。”《普濟方》:“去殼,切碎。”“去殼并白皮。”《品匯精要》:“去皮杵仁。”《本草蒙筌》:“凡資入劑,取子銼成。”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 2.姜草果仁 《幼幼集成》:“姜汁炒極熟。”《增廣驗方新編》:“姜制。”現行,取凈草果仁加姜汁,充分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每草果仁100kg,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