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佩蘭《中國藥典》 【名稱】 佩蘭 【拼音】 Peilan 【英文】 HERBA EUPATORII 【概述】 本品為菊科植物佩蘭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 季分兩次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性味歸經】 辛,平。歸脾、胃、肺經。 【應用】 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癥,頭脹胸悶。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 【用法用量】 3~9g。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15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石油醚(30~60℃)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佩蘭對照藥材 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 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 開,取出,晾干,噴以香草醛硫酸試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 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炮制】 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段,曬干。 【性狀】 本品莖呈圓柱形,長30~100cm ,直徑0.2~0.5cm;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有的帶紫色,有明顯的節及縱棱線;質脆,斷面髓部白色或中空。葉對生,有 柄,葉片多皺縮、破碎,綠褐色;完整葉片3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間裂片較大,展平 后呈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基部狹窄,邊緣有鋸齒;不分裂者展平后呈卵圓形、卵狀 披針形或橢圓形。氣芳香,味微苦。 【圖片】 佩蘭 藥材佩蘭 【錄自】 《中國藥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