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蛇床子《中國藥典》 【名稱】 蛇床子 【拼音】 Shechuangzi 【英文】 FRUCTUS CNIDII 【概述】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 (L.)Cuss.的干燥成熟果實。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性味歸經】 辛、苦,溫;有小毒。歸腎經。 【應用】 溫腎壯陽,燥濕,祛風,殺蟲。用于陽痿,宮冷,寒濕帶下,濕痹腰痛;外治外陰濕疹,婦人陰癢;滴蟲性陰道炎。 【貯藏】 置干燥處。 【用法用量】 3 ~9g。外用適量,多煎湯熏洗,或研末調敷。 【理化鑒別】 (1) 本品分果橫切面:外果皮為1 列扁平細胞,外被角質層。中果皮較厚,縱棱異常突出,中部有維管束,其周圍有厚壁木化網紋細胞;背面縱棱間各有橢 圓形油管1 個,接合面有油管2 個,共有6 個。內果皮為1 列扁平細胞。種皮為 1列淡 棕色細胞。胚乳細胞含多數糊粉粒,每個糊粉粒中含有細小草酸鈣簇晶。 (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取濾液數滴,點于白瓷板上,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藍紫色熒光;另取濾液 2ml,加等量的 3%碳酸 鈉溶液,加熱5 分鐘,放冷,再加新制的重氮對硝基苯胺試液1~2滴,即顯櫻紅色。 (3) 取本品粗粉0.3g,加乙醇5ml,超聲處理5 分鐘,放置,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蛇床子素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 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 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30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 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 的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 精密稱取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減壓干燥至恒重的本品粉末(過三號篩)1g,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20ml,振搖后放置過夜,濾過,取續濾液, 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蛇床子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 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精密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 分別交叉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30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 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薄層掃描法)進行熒光掃描,激發波長:λ=365nm,測量 供試品與對照品熒光強度積分值,計算,即得。 本品含蛇床子素(C15H16O3)不得少于1.0% 。 【性狀】 本品為雙懸果,呈橢圓形,長2~4mm,直徑約2mm 。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頂端有2 枚向外彎曲的柱基,基部偶有細梗。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縱棱5 條, 接合面平坦,有2 條棕色略突起的縱棱線。果皮松脆,揉搓易脫落,種子細小,灰棕色, 顯油性。氣香,味辛涼,有麻舌感。 【圖片】 藥材蛇床子 藥材蛇床子分果橫切面 蛇床 醫藥網【錄自】 《中國藥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