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陽起石《青陽客棧》 【名稱】 陽起石 【英文】 Actinolite 【拉丁文】 Tremolitum 【異名】 白石(《本經》),羊起石、石生(《別錄》),陽石、起陽石(《炮炙大法》)。 【性味歸經】 味咸,性微溫。歸腎經。 【功效】 溫腎壯陽。 【藥用】 為硅酸鹽類角閃石族礦物透閃石 Tremolite 及其異種透閃石石棉。 【應用】 用于陽痿遺精,宮冷不孕,崩漏,腰膝冷痹等。陽起石性溫,能溫補命門,益腎助陽,故常用治命火衰微,下元虛寒諸證,多與其他溫腎助陽之品同用以加強療效。如治腎虛不固,遺精遺溺,手足厥冷者,《局方》三建丹用本品與附子、鐘乳石配伍,溫壯元陽、補益腎氣;對腎陽虛衰、精冷無子者,《嚴氏濟生方》陽起石丸與韭子、菟絲子、鹿茸、原蠶蛾同用,溫陽育子;若婦女下元虛寒,沖任失攝,崩漏不止或宮冷不孕,則可選干姜、吳茱萸、鹿茸、牛膝、熟地等同施,溫腎散寒、陰陽同補。此外,本品對陽虛寒盛,氣滯血凝所致癥瘕積聚也有一定療效。 1.《本草經集注》:“桑螵蛸為之使。” 2.《本草經疏》:“同破故紙、鹿茸、溫肭臍、菟絲子、狗陰莖、肉蓯蓉、巴戟天治命門虛寒,陰痿不起,精寒無嗣。” 3.《得配本草》:“配伏龍肝水調,掃纏喉風。配鐘乳粉,附子,治元氣虛寒。” 【注意】 陰虛火旺者禁服,不宜久服。 1.《本草經集注》:“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蛻皮。畏菟絲。” 2.《藥性淪》:“惡石葵,忌羊血。” 3.《刪繁本草》:“不入湯。” 4.《綱目》:“下焦虛寒者宜用之,然亦非久服之物。” 5.《本草經疏》:“陰虛火旺者忌之。陽痿屬于失志,以致火氣閉密不得發越而然,及崩中帶下由于火盛而非虛寒者,并不得服。” 6.《本草匯言》:“營虛血熱者不宜服。” 7.《得配本草》:“氣悍有毒,不宜輕用。” 【用法用量】 3.00 - 5.00 g 【形態】 透閃石 Tremolite 晶體結構屬單斜晶系。晶體呈簡單的長柱狀、針狀,有時呈毛發狀,常呈細放射狀、纖維狀的集合體。白色或淺灰色。玻璃光澤,纖維狀集合體具絲絹光澤。硬度5.5~6。性脆,針狀,毛發狀晶體易拆斷。相對密度2.9~3.0。 透閃石石棉為透閃石的纖維狀異種。 常產在火成巖與石灰巖或白云巖之接觸帶。也常見于結晶質灰巖和白云巖及結晶片巖等變質巖中。分布于山西、河北、山東、河南、湖北等地。 【產地】 主產于湖北、河南、山西。銷全國大部分地區。 【品種考證】 陽起石始載于《本經》,列為中品。《別錄》曰:“云母根也,生齊山(今山東境內)山谷及瑯邪(琊),或云山、陽起山,采無時。”《本草經集注》云:“此所出即與云母同,而甚似云母,但厚實爾。今用乃出益州,與礬石同處。”《新修本草》曰:“此石以白色肌理似殷孽,仍夾帶云母綠潤者為良,故《本經》一名白石……白者獨出齊州。”唐末《南海藥譜》謂:“惟太山(今山東泰安市境內)所出黃者絕佳,邢州(今河北邢臺市)鵲山出白者亦好。”《本草圖經》曰:“今惟出齊州,他處不復有……以色白肌理瑩明若狼牙者為上,亦有夾他石作塊者不堪……舊說是云母根,其中猶夾帶云母。”《綱目》引《庚辛玉冊》云:“齊州揀金山出者勝,其尖似箭鏃者力強,如狗牙者力微。”《本草蒙筌》曰:“(陽起石)有云頭雨腳及鷺鷥毛者尤佳。”綜合以上記述的形態特征,古本草所載陽起石與今之透閃石及透閃石石棉為主要組分的礦物相符。 通常透閃石巖較堅硬,折斷面參差不齊,似“箭鏃”、“狼牙”,而透閃石石棉質較輕,經風化后疏松易碎裂,有的上端由于外力碰撞而散開似絨狀,其基部與底部常附有土黃色雜質,與古人所描述的“云頭雨腳”、“鷺鷥毛”形態一致。 【商品規格】 陽起石自古以來即有與其他礦物、巖石混雜使用的情況,如《別錄》曰“云母根也”,《本草圖經》曰“舊說是云母根,其中猶夾帶云母”,指的可能是透閃石或透閃石石棉基部所附著類似云母樣的綠泥石。陶弘景所說的一種陽起石“與云母同,而甚似云母,但厚實爾”,可能與滑石片巖類同,因透閃石是典型的變質礦物,蝕變后常變為滑石,滑石片巖中的片狀滑石之形態,與云母甚相似,現今中藥陽起石商品藥材中,確實有以滑石片巖作陽起石使用的情況。《南海藥譜》和《本草衍義》記載黃色、姜石色等陽起石,經鑒定可能指的是呈姜石色的直閃石石棉。由此可見,從梁代至宋代,中藥陽起石的原礦物有混淆品存在。 【化學成分】 主要成分為堿式硅酸鎂鈣井含少量錳,鉻.鈕,鉻.鎳等雜質。 【理化鑒別】 1.礦物陽起石與現用礦物藥陽起石的原礦物透閃石化學成分基本相同,主要是含鐵量有區別,透閃石含鐵量低(通常在3%以下),陽起石含鐵量較高(通常為6%~13%),有的地區如湖北、四川、河南等部分地區即用礦物陽起石作藥物陽起石用,兩者之療效是否一致,有待做進一步藥理和臨床研究。 礦物陽起石 Actinolite 與透閃石的區別主要是呈綠色,由淺綠的灰色和暗綠色,顏色較深。硬度5.5~6,相對密度3.1~3.3(隨 FeO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2.易與中藥陽起石原礦物透閃石相混的品種及其性狀特征如下: (1)綠泥石 與透閃石質陽起石相比表面較平滑,呈灰綠色至暗綠色。硬度2.5,相對密度2.67。 (2)滑石片巖 與透閃石相比,放射狀纖維不明顯,色較淡.略有滑感。 (3)直閃石石棉 呈長扁柱形或扁條形,長纖維狀集合體,表面具直理細紋,可折斷,斷面纖維狀或毛發狀。類白色、淡黃白色或淺褐黃色。具絹絲樣光澤。質較硬脆,可撒開。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