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續斷《中藥學7版》 【名稱】 續斷 【拼音】 Xuduan 【出處】 《神農本草經》 【概述】 為川續斷科植物川續斷Dipsacus aspercides C.Y.Cheng et T.M.Ai的干燥根。主產于四川、湖北、湖南、貴州等地。云南、陜西等地亦產。以四川、湖北產的質量較佳。野生栽培均有。秋季采挖,除去根頭及須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發汗”后再烘干,切片用。 【性味歸經】 苦、辛,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止血安胎,療傷續折。 【應用】 1.陽痿不舉,遺精遺尿。本品甘溫助陽,辛溫散寒,用治腎陽不足,下元虛冷,陽痿不舉,遺精滑泄,遺尿尿頻等癥。常與鹿茸、肉蓯蓉、菟絲子等壯陽起痿之品配伍,如鹿茸續斷散(《雞峰普濟方》);或與遠志、蛇床子、山藥等壯陽益陰,交通心腎之品同用,如遠志丸(《外臺秘要》);亦可與龍骨、茯苓等同用,用治滑泄不禁之癥,如鎖精丸(《瑞竹堂經驗方》)。 2.腰膝酸痛,寒濕痹痛。本品甘溫助陽,辛以散瘀,兼有補益肝腎,強健壯骨,通利血脈之功。可與萆薢、杜仲、牛膝等同用,用治肝腎不足,腰膝酸痛,如續斷丹(《證治準繩》);亦可與防風、川烏等配伍,用治肝腎不足兼寒濕痹痛,如續斷丸(《和劑局方》。 3.崩漏下血,胎動不安。本品補益肝腎,調理沖任,有固本安胎之功。可用于肝腎不足,崩漏不血,胎動不安等癥。配伍側柏炭、當歸、艾葉等止血活血,溫經養血之品,用治崩中下血久不止者(《永類鈐方》);或以本品與桑寄生、阿膠等配伍,用治滑胎證,如壽胎丸(《醫學衷中參西錄》)。 4.跌打損傷,筋傷骨折。本品辛溫破散之性,善能活血祛瘀;甘溫補益之功,又能壯骨強筋,而有續筋接骨、療傷止痛之能。用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筋傷骨折。常與桃仁、紅花、穿山甲、蘇木等配伍同用;或與當歸、木瓜、黃芪等同用,治療腳膝折損愈后失補,筋縮疼痛,如邱祖伸筋丹(《賽金丹》)。 此外,本品活血祛瘀止痛,常配伍清熱解毒之品,用治癰腫瘡瘍,血瘀腫痛。如《本草匯言》以之與蒲公英配伍,治療乳癰腫痛。 【注意】 風濕熱痹者忌服。 【用法用量】 煎服,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崩漏下血宜炒用。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三萜皂苷類、揮發油。 2.藥理作用:續斷有抗維生素E缺乏癥的作用。對瘡瘍有排膿、止血、鎮痛、促進組織再生作用。可促進去卵巢小鼠子宮的生長發育。 3.臨床研究: 川斷、菟絲子等治療先兆流產有效(中醫雜志,1983,(12):24);固沖湯加減治療功能性失調性子宮出血有效(新中醫,1993,25(9):27)。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傷寒,補不足,金瘡癰傷。折跌,續筋骨,婦人乳難。” 2.《名醫別錄》:“婦人崩中漏血,金瘡血內漏,止痛生肌肉,及腕傷惡血腰痛,關節緩急。” 3.《本草經疏》:“為治胎產、續絕傷、補不足、療金瘡、理腰腎之要藥也。”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