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鹽、酒制鎖陽 取原藥材浸透,加入鹽、酒與水,拌勻潤透,蒸熟切片,曬干。每鎖陽100kg,用食鹽1.2kg,黃酒3kg。 貯干燥容器內,酒鎖陽、鹽酒制鎖陽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附方】 1.治陽衰 鎖陽、蓯蓉、枸杞子、胡桃仁各12g,菟絲子9g,淫羊藿15g。水煎服。 2.治腎虛滑精,腰膝軟弱 鎖陽、桑螵蛸、茯苓各9g,龍骨3g。水煎服。(1~2方出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白帶 鎖陽15g,沙棗樹皮9g。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4.治婦女子宮下垂 鎖陽15g,木通9g,車前子9g,甘草9g,五味子9g,大棗3個。水煎服。(《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5.治老年氣弱陰虛,大便燥結 鎖陽、桑椹子各15g。水煎取濃汁,加白蜜30g,分兩次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6.治陽弱精虛,陰衰血竭,大腸燥涸,便秘不運 鎖陽三斤。清水五斗,煎濃汁兩次,總和,以砂鍋內熬膏,煉蜜八兩收成,入磁瓶內收貯,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余茶匙,熱酒化服。(《本草切要》) 7.治尿血 鎖陽、忍冬藤各15g,茅根30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8.治胃潰瘍 鎖陽、珠芽蓼各9g。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參考文獻】 《本草衍義補遺》:味甘可啖,煮粥彌佳。補陰氣,治虛而大便燥結者用,虛而大便不燥結者勿用,亦可代蓯蓉也。 《本草綱目》:潤燥養筋,治痿弱。 或謂里之淫婦,就而合之,一得陰氣,勃然怒長。功力百倍于肉蓉蓯也。 《藥性解》:味甘咸,性溫,無毒,入腎經。補陰虛,固髓,潤大便燥結,宜酥炙用。 按:鎖陽咸溫,宜入少陰,《本經》不載,丹溪續補,以其固精,故有鎖陽之名。主用與蓯蓉相似,老人枯閉,最為要藥。大便不實者忌之。 《本草備要》:補陽滑腸。 甘溫補陰,益精興陽,潤燥養筋。強筋故能興陽。治痿弱,滑大便。便燥者啖之,可代蓯蓉,煮粥彌佳。鱗甲櫛比,狀類男陽。 《本草求真》:[批]補陰潤燥,功同肉蓯蓉。 鎖陽專入腎,兼入大腸。本與蓯蓉同為一類,甘咸性溫,潤燥養筋。凡陰氣虛損,精氣衰敗,大便燥結,治可用此為啖,并代蓯蓉煮粥彌佳。則知其性雖溫,其體仍潤,未可云為命門火衰必用之藥也。故書有載大便不燥結者勿用。益知性屬陰類,即有云可補陽,亦不過云其陰補而陽自興之意,豈真性等附、桂而為燥熱之藥哉。但古表著藥功,多有隔一隔二立說,以致茫若觀火,究之細從藥之氣味形質考求,則孰陰孰陽,自爾立見,又奚必沾沾于書治功是求者乎。 《得配本草》:甘,溫。入足少陰經血分。益精興陽,潤腸壯筋。 佐虎骨膠,治痿弱。 《本草分經》:甘,溫。補陰,益精,興陽,潤燥,滑腸。 【藥論】 論鎖陽性溫體潤 黃宮繡:“鎖陽,本與蓯蓉同為一類,凡陰氣虛損,精血衰敗,大便燥結,治可用此以啖,并代蓯蓉,煮粥佳,則知其性雖溫,其體仍潤,未可云為命門火衰必用之藥也。故有載大便不燥結者勿用,益知性屬陰類,即有云可補陽,亦不過云其陰補而陽自興之意,豈真性等附、桂而為燥熱之藥哉。”(《本草求真》) 【錄自】 《青陽客棧》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