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淫羊藿《中藥學7版》 【名稱】 淫羊藿 【拼音】 Yinyanghuo 【出處】 《神農本草經》 【概述】 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和箭葉淫羊藿E.sagittatum(S.et Z.)Maxim.或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 Maxim.等的全草。主產于陜西、遼寧、山西、湖北、四川等地。夏秋莖葉茂盛時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曬干,切碎。生用或以羊脂油炙用。 【性味歸經】 辛、甘,溫。歸腎、肝經。 【功效】 補腎壯陽,祛風除濕。 【應用】 1.腎陽虛衰,陽痿尿頻,腰膝無力。本品辛甘性溫燥烈,長于補腎壯陽,單用有效,亦可與其他補腎壯陽藥同用。單用本品浸酒服,以益丈夫興陽,理腰膝冷痛,如淫羊藿酒(《食醫心鏡》);與肉蓯蓉、巴戟天、杜仲等同用,治腎虛陽痿遺精等,如填精補髓丹(《丹溪心法》)。 2.風寒濕痹,肢體麻木。本品辛溫散寒,祛風勝濕,入肝腎強筋骨,可用于風濕痹痛,筋骨不利及肢體麻木,常與威靈仙、蒼耳子、川芎、肉桂同用,即仙靈脾散(《圣惠方》)。 此外,現代用于腎陽虛之喘咳及婦女更年期高血壓,有較好療效。 【注意】 陰虛火旺者不宜服。 【用法用量】 煎服,3~15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淫羊藿類植物的化學成分主要是黃酮類化合物,還含有木脂素,生物堿和揮發油等。 2.藥理作用:淫羊藿能增強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及腎上腺皮質軸、胸腺軸等內分泌系統的分泌功能,淫羊藿提取液能影響“陽痿”模型小鼠DNA合成,并促進蛋白質的合成,調節細胞代謝,明顯增強動物體重及耐凍時間,淫羊藿醇侵出液能顯著增強離體兔心冠脈流量,淫羊藿煎劑及水煎乙醇侵出液給兔、貓、大鼠靜注,均呈降壓作用。 3.臨床研究: 淫羊藿、西洋參口服,對防治早衰有顯著療效(遼寧中醫雜志,1992,19(10):26);淫羊藿、菟絲子研末服治療陽痿有效(云南中醫雜志,1989,10(6):13);淫羊藿浸膏片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獲良好療效(中西醫結合雜志,1984,9:523);以淫羊藿為主組成的二仙腎氣湯可用治老年胸腰椎骨質疏松癥(中國骨傷,1994,7(5):9);自擬健骨湯治療糖尿病性骨代謝紊亂有效(黑龍江中醫藥,2000,(1):46)。淫羊藿配伍麻杏石甘湯或玉屏風散用語治療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有良效(吉林中醫藥,2002,1:21)。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 2.《日華子本草》:“治一切冷風勞氣,補腰膝,強心力,丈夫絕陽不起,女子絕陰無子,筋骨攣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 3.《分類草藥性》:“治咳嗽,去風,補腎而壯元陽。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