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山藥《中藥學7版》

時間:2020-02-04 06:45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山藥《中藥學7版》 【名稱】 山藥 【拼音】 Shanyao 【出處】 《神農本草經》 【概述】 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根莖。主產于河南省,湖南、江南等地亦產。習慣認為河南(懷慶府)所產者品質最佳,故有懷山藥之稱。霜降后采挖,
【標題】
山藥《中藥學7版》
【名稱】
山藥
【拼音】
  Shanyao
【出處】
  《神農本草經》
【概述】
  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根莖。主產于河南省,湖南、江南等地亦產。習慣認為河南(懷慶府)所產者品質最佳,故有“懷山藥”之稱。霜降后采挖,刮去粗皮,曬干或烘干,為“毛山藥”;或再加工為“光山藥”。潤透,切厚片,生用或麩炒用。
【性味歸經】
  甘,平。歸脾、肺、腎經。
【功效】
  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應用】
  1.脾虛證。本品性味甘平,能補脾益氣,滋養脾陰。多用于脾氣虛弱或氣陰兩虛,消瘦乏力,食少,便溏;或脾虛不運,濕濁下注之婦女帶下。唯其亦食亦藥,“氣輕性緩,非堪專任”,對氣虛重證,常嫌力量不足。如治脾虛食少便溏的參苓白術散(《和劑局方》),治帶下的完帶湯(《傅青主女科》),本品皆用作人參、白術等藥的輔助藥。因其含有較多營養成分,又容易消化,可作成食品長期服用,對慢性久病或病后虛弱羸瘦,需營養調補而脾運不健者,則是佳品。
  2.肺虛證。本品又能補肺氣,兼能滋肺陰。其補肺之力雖較和緩,但對肺脾氣陰俱虛者,補土亦有助于生金。適用于肺虛咳喘,可與脾肺雙補之太子參、南沙參等品同用,共奏補肺定喘之效。
  3.腎虛證。本品還能補腎氣,兼能滋養腎陰,對腎脾俱虛者,其補后天亦有助于充養先天。適用于腎氣虛之腰膝酸軟,夜尿頻多或遺尿,滑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及腎陰虛之形體消瘦,腰膝酸軟,遺精等癥。不少補腎名方,如腎氣丸(《金匱要略》)、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中,都配有本品。
  4.消渴氣陰兩虛證。消渴一病,與脾肺腎有關,氣陰兩虛為其主要病機。本品既補脾肺腎之氣,又補脾肺腎之陰,常與黃芪、天花粉、知母等品同用,如玉液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麩炒可增強補脾止瀉作用。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薯蕷皂苷元、粘液質、膽堿、淀粉、糖蛋白、游離氨基酸、止杈素、維生素C、淀粉酶等。
  2.藥理作用:山藥對實驗大鼠脾虛模型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對離體腸管運動有雙向調節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對小鼠細胞免疫功能和體液免疫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
  3.臨床研究: 據報道,以山藥研末,取適量加入冷水調勻,煎或糊狀服,治療小兒秋季腹瀉62例及嬰幼兒泄22例,均全部治愈(湖南醫藥雜志,1982,4:17、浙江中醫藥雜志,1991;2:66);以炒山藥、炒薏苡仁各等量,共為細粉,每次10~15g煮粥,加紅糖適量,每日1劑,分2-3次服,加用消化酶,脫水者加服口服補液,治消化不良有效(中西醫結合雜志1986,11:694)。本品還有治療消化不良、潰瘍性口腔炎、濕疹等疾病的報道。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2.《本草綱目》:“益腎氣,健脾胃。”
  3.《本草正》:“第其氣輕性緩,非堪專任,故補脾肺必主參、術,補腎水必君茱、地,澀帶濁須破故同研,固遺泄仗菟絲相濟”。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