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合歡皮《中藥全書》 【名稱】 合歡皮 【拼音】 Hehuanpi 【英文】 Silktree Albizia Bark 【日文】 ゴウヵンヒ 【拉丁文】 Cortex Albiziae 【異名】 合昏皮《干金要方》,夜合皮《獨行方》,合歡木皮《本草綱目》。黃昏《千金要方》,合昏《新修本草》,夜合《本草圖經》,萌葛、烏賴樹《百一選方》,交枝樹《本草蒙筌》,宜男《群芳譜》,馬纓《畿輔通志》,絨樹《植物名實圖考》,烏樹《本草便讀》, 茸花枝《分類草藥性》,絨花樹、馬纓花、蓉花樹《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性味歸經】 甘,平。歸心、肝經。 【功效】 安神解郁,活血消腫。 【藥用】 本品為豆科植物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樹皮。 【應用】 1.用于忿怒憂郁,煩躁不眠。合歡皮為舒肝解郁,悅心安神之品,適宜于情志不遂,忿怒憂郁而致煩躁不寧、失眠多夢之癥,能使五臟安和,心志歡悅,收安神解郁之效。可單用或與柏子仁、夜交藤、郁金等藥配伍應用。 2.用于跌打骨折,血瘀腫痛及癰腫瘡毒。本品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治療跌打損傷、骨折腫痛,常與紅花、桃仁、當歸等活血祛瘀藥物配伍;用治內、外癰疽,癤腫瘡毒諸證,須與蒲公英、紫花地丁、連翹等清熱解毒藥物配伍。 【注意】 風熱自汗,外感不眠者禁用。 【貯藏】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 【形態】 落葉喬木,高可達16m。樹冠開展;樹干灰黑色;嫩枝、花序和葉軸被絨毛或短柔毛。托葉線狀披針形,較小葉小,早落;二回羽狀復葉,互生;總葉柄長3~5cm,總葉柄近基部及最頂l對羽片著生處各有l枚腺體;羽片4~12對,栽培的有時達20對;小葉10~30對,線形 至長圓形,長6~12mm;寬l~4mm,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頭,有緣毛,有時在下面或僅中脈上有短柔毛;中脈緊靠上邊緣。頭狀花序 在枝頂排成圓錐狀花序;花粉紅色;花尊管狀,長3mm;花冠長8mm,裂片三角形,長1.5mm,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雄蕊多數, 基部合生,花絲細長;子房上位,花柱幾與花絲等長,柱頭圓柱形。莢果帶狀,長9~15cm,寬1.5~2.5cm,嫩莢有柔毛,老莢無毛。花 期6~7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坡或栽培。分布于東北、華東、中南及西南各地。 【產地】 主產于湖北、江蘇、浙江、安微等地。以湖北產量大。 【栽培】 喜溫暖向陽環境,耐寒和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砂質壤土和粘壤土中生長迅速。用種子繁殖。春季育苗,播種前將種子浸泡8~lO小時后取出播種,開溝條播,溝距60cm,覆土2~3cm,播后保持畦土濕潤,約l0日發芽。每lhm2用種量約150kg,苗出齊后應加強除草松 土追肥等管理工作。第2年春或秋季移栽,株距3~5cm。移栽后2~3年,每年春、秋季除草、松窩,以促進生長。夏、秋間有豆毛蟲為害 羽葉。 【品種考證】 合歡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其后,諸家本草均有記載!缎滦薇静荨吩疲“此樹生葉似皂莢、槐等,極細,五月花發紅白色,所在山澗中有之,今東西京第宅山池間亦有種者,名曰合歡,或曰合昏。秋實作莢,子極薄細爾。”《本草圖經》云:“合歡, 夜合也。生益州山谷,今近京、雍、洛間皆有之。人家多植于庭除間..五月花發紅白色,瓣上若絲茸然。至秋而實作莢,子極薄細, 采皮及葉用,不拘時月。”《本草衍義》曰:“合歡花,其色如今之醮暈線,上半白,下半肉紅,散垂如絲,為花之異,其綠葉至夜則 合。”上述本草對合歡的描述及附圖、產地均與現今豆科植物合歡相符。 【商品規格】 商品為統裝。以皮紅嫩、珍珠疙瘩(皮孔)明顯、內表面白者為佳。 【顯微特征】 皮橫切面:木栓層細胞數十列,常含棕色物及草酸鈣方晶。皮層窄,散有石細胞及含晶木化厚壁細胞,單個或成群。中柱鞘部位為2~6列石細胞及含晶木化細胞組成的環帶。韌皮部寬廣,外側散有石細胞群,內側韌皮纖維與薄壁細胞及篩管群相間排列成層;石細胞群與 纖維束周圍均有含晶木化厚壁細胞。射線寬l~5列細胞。粉末特征:米黃色。①纖維大多成束,細長,直徑7~25μm,壁極厚,淡黃棕色,木化。纖維束周圍有含晶細胞,形成晶纖維。②石 細胞眾多,類方形、類長方形或類多角形,直徑ll~60μm,壁極厚,木化,孔溝明顯。石細胞群周圍的厚壁細胞常含方晶。⑤含晶細胞 類方形或類長圓形,直徑16~24μm,壁不均勻增厚,微木化,胞腔含方晶。④草酸鈣方晶呈多面形,少數呈立方形或扁方形,直徑約 至16μm。⑤韌皮薄壁細胞較小,壁稍厚,徑向面觀紋孔圓形;切向面觀呈連珠狀增厚。此外,有木栓細胞、篩管、淀粉粒。 【化學成分】 合歡干皮中含木脂體糖甙:如左旋-丁香樹脂酚-4-O-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4-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左旋-丁香樹脂酚-4-O-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4’-O-β-D-吡喃葡 萄糖甙[Syringaresinol-4-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等多種木脂體甙。另外還含有金合歡皂甙元B(acacigenin B), 7,3’,4’-三羥基黃酮(7,3’,4’-trihydroxyflavone)等化合物。 【理化鑒別】 (1) 取本品粉末0.5g,加生理鹽水5m1,水浴煮沸2分鐘,濾過。取濾液2m1,加2%紅細胞生理鹽水混懸液2ml,搖勻,可見溶血現象。(檢查皂甙類) (2)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5ml,冷浸過夜,濾過。取濾液lml,加鐵氰化鉀-三氯化鐵試劑數滴,顯藍色。(檢查酚類和鞣質) (3) 取第2項甲醇提取液濃縮至約4ml,取濃縮液1ml,加濃鹽酸數滴及鋅紛少許,在沸水浴上加熱,顯櫻紅色。(檢查黃酮) 【藥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 合歡皮冷水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抗生育作用,羊膜腔內給藥可使中孕大鼠胎仔萎縮,色澤蒼白而中止妊娠。人妊娠子宮條在合歡皮提取液的作用下,收縮張力及振幅均顯著增加,而收縮頻率則明顯減少,合歡皮的作用與縮宮素相似,但起效時間較慢,持續 時間長。合歡皮抗生育有效成分為皂貳,合歡皮總皂貳1.78mg/kg皮下注射有顯著抗著床作用,能減少大鼠妊娠動物數和正常胚胎數, 妊娠終止率為86%。于妊娠第4~6日給藥也有顯著抗早孕效果,妊娠終止率為40%。合歡皮總貳官腔注射可使妊娠6~7日大鼠胎胞萎縮 死亡,死亡率為88%。70μg/kg腹腔注射(小鼠LD50的l/50),每日1次,共3日,不能使幼年雌鼠子宮增重,表明其無雌激素樣活性。合歡的多種同屬植物的樹皮均具有顯著的興奮子宮和致流產作用,如楹樹(A.chinensis)所含三萜皂甙于妊娠各期間給藥均可引起動物 流產,對脈鼠或人的子宮有顯著的興奮作用。山合歡(A.kalkora)樹皮所含皂貳對大鼠也有抗著床和抗早孕等作用。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