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一補陽秘方,南懷瑾大師慈悲推薦,濕重、腸胃病、痛經者請收藏 在介紹南懷瑾大師的方子前,我們先來認識一個神奇的穴位,它是全身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卻很容易被我們忽視,它就在你的肚子上,是一個小窩窩。 猜到了吧?對,就是你的肚臍。 肚臍,中醫(yī)稱之為“神闕穴”,因其特殊性及與全身的廣泛聯(lián)系,是其他任何穴位無法比擬的,被稱為“先天之結蒂,后天之氣舍”,“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 古人有用花椒炒熱敷臍而單衣過冬的方法。目前的醫(yī)學也證實,藥物可穿透皮膚表面結構,而被人體吸收。 北京衛(wèi)視曾經有個欄目叫《生活面對面》,在錄制現(xiàn)場做了一個實驗,找了一位嘉賓貢獻出肚臍,把大蒜搗成泥敷在肚臍里,用艾草條艾烤,十分鐘以后,嘴巴里面就出現(xiàn)了明顯的蒜味,令全場觀眾感到驚奇,這其實不稀奇,它證明了你的肚臍不但能診病,還能吸收藥物治病。 在了解了這個穴位后,我們可以來講南懷瑾大師推薦的補陽方了。 秘方的出處:南懷瑾先生的《我說參同契》 以下內容摘自《我說參同契》第五十四講,大家可以自己去查閱驗證: 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屬于旁門,不過旁門也是門,有時候你們也可以用。大約二十幾年前,日本人發(fā)明的溫灸器,放在肚臍上,暖暖的,可以治腸胃病。這是日本人把中國道家的老方法拿出來賣錢,這個在道家叫灸臍法。 其實用不著那個,我教你們,年紀大的都可以用,比較保險。 用桂圓肉一顆(新鮮的叫龍眼,干的叫桂圓),花椒六、七顆,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 你不要小看我們的肚臍,肚臍會吸收的。肚臍有個孔,我們在娘胎里頭的飲食、呼吸都靠這個肚臍連到媽媽。所以把這個藥放在肚臍,用橡皮貼把它封住去睡覺,比那個溫灸器還要好。 胃病也好,各種病都好,老年人的身體絕對保健康,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不要的它不吸。這樣就會水火交感了,繼續(xù)二三天后,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腸胃病都會好了。 這個是真的秘方,你們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過不要收錢。這個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氣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涼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腳底心還發(fā)暖,冬天腳都不怕冷的,一定長壽。 提示一下用法:睡覺前把幾種秘方材料做好放在肚臍眼,用膠帶貼住,第二天撕掉就可以了。如果有上火現(xiàn)象,可以把腳底的涌泉穴一起貼上! 使用后的感覺(轉自論壇) 法慶:給我老婆用了三天,她原來的便秘毛病正在轉輕,經常放屁,大便多了一些。手腳發(fā)熱,有點虛汗,F(xiàn)在觀察后續(xù)效果是否持久。謝謝公布秘方的師兄,頂禮南師。 macia:報告,我也做了。自己做的艾絨。手腳發(fā)暖,很不錯。 frying:用上過了半個小時感覺到肚子熱熱的很舒服,連著用了幾天覺得睡眠真的有改善,睡的比以前踏實了,還有這次來例假不痛了,效果真的不錯。 正本清源:用過的,效果非常好好,貼上大概一二十分鐘就感覺肚臍周圍熱熱的。感恩南師。 堅誓:上午買了花椒,艾草,家里剛好有桂圓肉。下午到超市買一個木制的搗臼,就制作了。搗的挺累的,配方也不是很精確,后來成藥膏一樣,挑了一團放肚臍上,用創(chuàng)可貼封住。10分鐘后即有感覺,頭漲好轉,腦變得輕松了,然后左腰平常漲的地方跳動,輕松了許多。半小時后,肚臍一帶發(fā)熱。繼續(xù)使用。 gongzi:給媽媽用了,真的是有些效果,老人家現(xiàn)在精神好多了,失眠很多年了,不可能立即見效,但真是有所改善。還有手腳感覺比以前暖一些了,確實是好方子。 還有很多的使用感受不一一列出,總結效果較好的有下列情況: 1、脾胃寒涼,不能吃生冷的,大便不成形的,這個反饋效果好的最多。 2、陽虛、怕冷,手涼、腳涼,這個效果也非常好。貼上后肚臍周圍就會暖暖的,慢慢散到全身。 3、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要堅持用。 4、痛經和宮寒效果不錯,很多人用了能排出很多淤積的血塊。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