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密蒙花《青陽客棧》
【名稱】
密蒙花
【拉丁文】
Flos Buddlejae
【異名】
小錦花(《雷公炮制論》),羊耳朵(《滇南本草》),蒙花(《本草求真》),黃飯花(《南寧市藥物志》),疙瘩皮樹花(《中藥材手冊》),雞骨頭花(《四川中藥志》),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錦花(《全國中草藥匯編》),染飯花(廣西、貴州、云南),酒藥花、糯米花、米湯花(云南)。
【性味歸經】
味甘,性微寒。歸肝經。
【功效】
祛風清熱,潤肝明目,退翳。
【藥用】
為醉魚草科植物密蒙花 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 的花蕾及花序。
【應用】
用于眼科諸疾。密蒙花味甘性微寒,入肝經氣、血分,既能祛風清熱,又能潤肝燥,養肝血,所以目疾不拘新久,無論虛實,均可隨癥配伍使用。如治暴感風熱,目赤腫痛,可與菊花、木賊等同用。治肝經風熱,上炎于目,目赤腫痛,眵淚翳障,《局方》密蒙花散以之配菊花、石決明、白蒺藜等,以祛風清肝明目。若挾濕熱浸淫,眼赤腫痛較甚,目胞濕爛,則配白術、龍膽草、黃連等,以清熱燥濕。肝血不足、睛失所養所致的視物昏花,兩目干澀,頭暈,面色無華,可用之配當歸、何首烏、桑椹子等,以滋補肝血。肝腎陰虛,虛火上炎,癥見目昏羞明,睛紅怕熱,或生翳膜,則又可配菊花、枸杞子,以潤肝明目退翳。青盲翳障,睛珠脹痛,兼頭昏眩暈,多系肝陽上亢所致,配決明子、木賊等,可起平肝抑陽作用。此外,小兒痘證后,余毒攻眼,小兒疳積,眼目不明者,《本草匯言》均以密蒙花各配黑豆、綠豆、赤小豆以及白蕪荑、使君子、胡黃連,以清熱除疳殺蟲。
【用法用量】
6.00 - 15.00 g
【形態】
落葉灌木,高約3m,最高可達6m以上。小枝灰褐色,微具4棱,枝及葉柄、葉背、花序均密被白色星狀毛及茸毛,莖上的毛漸次脫落。單葉對生;葉片寬披針形,長5~12cm,寬1~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具小鋸齒。大圓錐花序由聚傘花序組成,頂生從腋生,總苞及萼筒、花冠密被灰白色絨毛;花萼鐘狀,先端4裂;花冠筒狀,先端4裂,筒部紫堇色,口部橘黃色,內外均被柔毛;雄蕊4,著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上位,2室,被毛,花柱短,柱頭膨大,長卵形。蒴果長卵形,長2~6mm,2瓣裂,外果皮被星狀毛,基部具宿存花被。種子細小,兩端具翅。花期2~3月,果期5~8月。
生于海拔200~2800m的山坡、丘陵、河邊、村邊的灌木叢和林緣。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安徽、福建、西藏等地。
【產地】
主產于湖北宜昌、襄陽,四川金堂、廣漢,河南商城,陜西安康、紫陽,云南楚雄、大理等地。以湖北、四川等地產量較大。銷全國大部分地區。
【品種考證】
密(原作“蜜”)蒙花之名始載于《開寶本草》,云:“密蒙花,生益州(今四川成都地區)川谷。樹高丈余。葉似冬青葉而厚,背色白,有細毛。二月、三月采花。”《本草圖經》謂:“密蒙花,葉又似橘葉,花微紫色,二月、三月采花,暴干用。”《本草衍義》載:“密蒙花,甚多。葉,冬亦不凋,然不似冬青。蓋柔而不光潔,不深綠。花細碎,數十房成一朵,冬生春開。”以上所述與今密蒙花原植物基本相似。
【藥理作用】
1.對肝臟的影響 有報道其水提取物對體外培養的肝細胞誘發的細胞毒素有抑制作用、但對四氯化碳所致肝細胞損傷無保護效果,所含醉魚草甙為有效成分之一,其作用與甘草甜素相同。另有報道密蒙花根的水提取液80g/kg灌服對大白鼠的ccl性肝損傷無論從血清丙氨酸轉氨酶高低或肝病理切片檢查均無保護效果,反而還可使血清丙氨酸轉氨酶升高更多。密蒙花所含刺槐素本身不影響環己巴比妥所致大鼠睡眠,但對眼CCL4所致肝損傷大鼠則能縮短之。
2.其他作用 所含刺槐素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50一100mg/kg灌服對炎性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或水鐘均有顯著抑制作用;還具有解痙作用,對氯化鋇、組胺、乙酰膽堿所致大鼠離體小腸的張力增加有抑制作用,還有輕度的促進膽汁分泌、利尿等作用。
3.毒性 刺槐素對小鼠的LD50為933mg/kg。密蒙花根煎劑400g/kg灌服對小鼠無明顯毒性。
【采收加工】
春季花未開放時采收,曬干。
【炮制】
1.密蒙花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2.蜜制密蒙花 《雷公炮制論》:“先揀令凈,用酒浸一宿,漉出候干,卻拌蜜令潤,蒸,從卯至酉出,日干,如此拌蒸三度,又卻日干用。每修事一兩,用酒八兩浸,待色變,用蜜半兩蒸為度。”《本草蒙筌》:“采花酒浸一宵,候干蜜拌蒸之,再向日曝。”《本草通玄》:“酒蜜拌微炒。”現行,取煉蜜置鍋內加適量水,加熱至沸,倒入凈密蒙花不斷翻動拌勻,炒至黃色,不粘手,取出,晾干。每密蒙花100kg,用蜜40kg。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潮,防蛀。
【附方】
1.治風氣攻注,兩眼昏暗,眵淚羞明,瞼生風粟,隱澀難開,或癢或痛,漸生翳膜,視物不明,及久患頭疼,牽引兩眼,漸覺細小,昏澀隱痛,并暴赤腫痛,并皆療之 密蒙花(凈)、石決明(用鹽同東流水煮一伏時,漉出,研粉)、木賊、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蘆)、菊花(去土)各等量。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臘茶清調下,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2.治目畏日羞明 用密蒙花三錢,生地黃、黃芩各二錢。水煎服。
3.治目胞濕爛,浸淫多淚 用密蒙花三錢,白術二錢,葳蕤五錢。水煎服。(2~3方均出自《本草匯言》)
4.治眼翳障 密蒙花、黃柏根(洗,銼)各一兩。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臨臥熟水下,或煎餳湯下。(《圣濟總錄》密蒙花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