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知母《中藥全書》
【名稱】
知母
【拼音】
Zhimu
【英文】
Common Anemarrhena Rhizome
【日文】
チモ
【拉丁文】
Rhizoma
Anemarrhenae.
【異名】
蚔母、野蓼、地參、水參、水浚、貨母、蝭母《神農本草經》,女雷、女理、鹿列、韭逢、東根、苦心、兒草、水須《名醫別錄》,蒜辮子草、羊胡子根(河北),參地龍、蝦草(山東),馬馬草(山西),淮知母(四川),連母(江西)。
【性味歸經】
苦、甘,寒。歸肺、胃、腎經。
【功效】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藥用】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莖。
【應用】
1.用于熱病煩渴。本品甘寒質潤,善清肺胃氣分實熱,而除煩止渴。用于溫熱病邪熱亢盛,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證。常與石膏相須為用,如白虎湯。
2.用于肺熱咳嗽,陰虛燥咳。本品功能清瀉肺火,滋陰潤肺。用于肺熱咳嗽、痰黃粘稠,常配瓜萎、大貝母、膽南星同用;或陰虛燥咳、干咳少痰者,多與貝母同用,如二母散。
3.用于骨蒸潮熱。本品又能滋腎陰、潤腎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陰降火之功。用于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心煩等癥,常與黃柏同用,配入養陰藥中,以加強滋陰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黃丸。
4.用于陰虛消渴,腸燥便秘。本品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內熱傷津,口渴引飲之消渴病,常與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湯。用于腸燥便秘,常與生首烏、當歸、麻仁同用,又有潤腸通便之效。
【注意】
本品性寒質潤,有滑腸之弊,故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1.《雷公炮炙論》:“勿令犯鐵器。”
2.《名醫別錄》:“多服令人泄。”
3.《醫學人門·本草》:“凡肺中寒嗽,腎氣虛脫,無火癥而尺脈微弱者禁用。”
4.《本草綱目》:“若中氣不足而邪火熾盛者,久服則有寒中之變。”
5.《本草經疏》:“陽痿及易舉易痿,泄瀉,脾弱飲食不消化,胃虛不思食,腎虛溏泄等證,法并禁用。”
6.《本經連原》:“外感表證未除,瀉痢燥渴忌之。脾胃虛熱人誤服,令人作瀉減食,故虛損大忌。”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宜生用;入腎降火滋陰宜鹽水炒。
【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略呈扁圓形,上面殘存黃褐色葉基纖維,下側生有多數須根。葉基生,線形,質稍硬,長20~70cm,寬3~6mm。花莖高40~60cm,散生鱗片狀小苞片,上部漸小;總狀花序;長20~40cm,花2~6朵成簇,散生在花序軸上,每簇花具1苞片; 花被片6,黃色或紫堇色,有3~5條脈;雄蕊3,與內輪花被片對生;子房上位,3室。蒴果長卵形,具六縱棱。花期5~6月,果期8~9 月。分布于東北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等地。生于山地、干燥丘陵或草原地帶;有栽培。
【產地】
土產于河北;山西、河南、甘肅、陜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亦產。河北省易縣產的質量最好。銷華東、華南,并出口。
【栽培】
喜溫和濕潤氣候,適應性強,耐寒;以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壤土種植為好。用種子繁殖,春播于4月初,秋播10月下旬至11月初,條播,行距17~26cm,深2~3cm,每畝用種量0.5~0.75kg。苗高7~10cm時,按株距17cm定苗;也可在早春或晚秋采挖時,將根莖切成5cm 長小段,按行株距33cm×17cm條栽,溝深7cm,栽后澆水、覆土。生長期注意中耕除草,雨季及時排水,開花前應剪除花莖,促使根莖 生長。如有蠐螬為害,可用90%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澆注。
【品種考證】
知母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又名岷母。《名醫別錄》載:“知母生河內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本草經集注》云:“今出彭城,形似菖蒲而柔潤,葉至難死,掘出隨生,須枯燥乃止。”《本草圖經》載:“知母生河內川谷,今瀕河諸郡及解州、 滁州亦有之。根黃色,似菖蒲而柔潤,葉至難死,掘出隨生,須燥乃止。四月開青花如韭花,八月結實。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用。”并附各地知母形態圖。《本草綱目》謂:“宿根之旁,初生子根,狀如蛾虻之狀,故謂之蛾母,訛知母、蠅母也。”《植物名實 圖考》卷七知母條云:“今藥肆所售,根外黃,肉白,長數寸,原圖三種,蓋其韭葉者。”據所附3種知母圖中,以形似韭葉者與藥鋪所 售知母相符。綜上本草所述,古代所用知母,有異物同名現象,但百合科知母屬植物知母為歷代本草傳統藥用植物,應為知母的正品。
【商品規格】
商品中因加工方法不同,有毛知母及光知母(知母肉)之分。一般認為河北、山西產品質佳。以條粗、質硬、斷面色黃白者為優。
規格等級標準:
1.毛知母統貨:呈扁圓條形、略彎曲,偶有分枝;體表上面有一四溝,具環狀帝。節上密生黃棕色或棕色毛,下面有須根痕;一端有淺黃色葉痕(俗稱金包頭)。質堅實而柔潤。斷面黃白色。略顯顆粒狀。氣特異,味微甘略苦長6厘米以上,扁寬0.6厘米以上。
2.知母肉統貨:呈扁圓條形,去凈外皮。表面黃白色或棕黃色,質堅,斷面淡黃白色,顆粒狀,氣特異,味微甘略苦,長短不分,扁寬0.5厘米以上。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