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蒲公英《中國藥典》
【名稱】
蒲公英
【拼音】
Pugongying
【英文】
HERBA TARAXACI
【概述】
本品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 、堿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屬數種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開時采挖,除去雜質, 洗凈,曬干。
【性味歸經】
苦、甘,寒。歸肝、胃經。
【應用】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于疔瘡腫毒,乳癰,瘰癘,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潮,防蛀。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理化鑒別】
(1)本品葉表面觀:上下表面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表面角質紋理明顯或稀疏可見。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3~9細胞,直徑17~34μm,頂端細胞甚長,皺縮呈鞭狀 或脫落。下表皮氣孔較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細胞3~6個,葉肉細胞含細小草酸鈣 結晶。葉脈旁可見乳汁管。
根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棕色。韌皮部寬廣,乳管群斷續排列成數輪。形成層成環。木質部較小,射線不明顯;導管較大,散列。薄壁細胞含菊糖。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濾過,濾液用醋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殘渣 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咖啡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 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難,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6μl,分 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 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 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磷酸鹽緩沖液(取磷酸二氫鈉1.56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再加1%磷酸溶液調節PH值至3.8~4.0,即 得)(23:77)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3nm;柱溫40℃。理論板數按咖啡酸峰計算應不低 于3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在110℃干燥至恒重的咖啡酸對照品7.5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 1ml中含咖啡酸30μ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粗粉約1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 H第一法)],精密稱定,置50ml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5%甲酸的甲醇溶液10ml,密塞,搖勻,稱定重量,超 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40kHz)30分鐘,取出,放冷,再稱定重量,用5%甲酸的甲醇溶液補足 減失的重量,搖勻,離心,取上清液,用微孔濾膜(0.45μm)濾過,濾液置棕色量瓶中,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與供試品溶液5~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咖啡酸(C9H8O4)不得少于0.020%。
【炮制】
除去雜質,洗凈,切段,曬干。
【性狀】
本品呈皺縮卷曲的團塊。根呈圓錐形,多彎曲,長3~7cm;表面棕褐色,抽皺;根頭部有棕褐色或黃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脫落。葉基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 呈倒披針形,綠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鈍,邊緣淺裂或羽狀分裂,基部漸狹,下延呈 柄狀,下表面主脈明顯。花莖 1至數條,每條頂生頭狀花序,總苞片多層,內面一層較 長,花冠黃褐色或淡黃白色。有的可見多數具白色冠毛的長橢圓形瘦果。氣微,味微苦。
【圖片】
藥材蒲公英
藥材蒲公英根橫切面
藥材蒲公英表面觀示非腺毛
蒲公英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