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鶴草芽 【拼音】 Hecaoya 【概述】 為薔薇科植物龍芽草(即仙鶴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冬芽。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冬、春季新株萌發前挖取根莖,去老根及棕褐色絨毛,留取幼芽,曬干。研粉用。 【性味歸經】 苦、澀,涼。歸肝、小腸、大腸經。 【功效】 殺蟲。 【應用】 絳蟲病。本品善驅絳蟲,對多種絳蟲都有作用,并有瀉下作用,有利于蟲體排出,為治絳蟲病的新藥。單用本品研粉,晨起空腹頓服即效,一般在服藥后5~6小時可排出蟲體。臨床上有仙鶴草芽浸膏,鶴草酚膠囊及鶴草酚的衍生物等多種制劑,治療絳蟲病效果顯著。 此外,本品制成栓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有一定療效。本品亦可用治小兒頭部癤腫。 【注意】 不宜入煎劑,因有效成分幾乎不溶于水,遇熱易被破壞。服藥后偶見惡心、嘔吐、腹瀉、頭暈、出汗等反應。 【用法用量】 研粉吞服,每日30~45g,小兒0.7~0.8g/kg,每日1次,早起空腹服。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含鶴草酚,仙鶴草內酯,仙鶴草醇、芹黃素,兒茶酚、鞣質等。鶴草酚為間苯三酚類衍生物,現已能人工合成,是滅絳蟲的有效成分。 2.藥理作用:鶴草酚主要作用于絳蟲頭節,對頸節、體節亦有作用,能抑制蟲體的糖原分解,對蟲體細胞的無氧和有氧代謝及蟲體細胞代謝產物琥珀酸的生成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鶴草酚有促進動物體內血吸蟲轉移,蟲體萎縮,退化,甚至殺死成蟲的作用;對蛔蟲有持久的興奮作用,對陰道滴蟲、血吸蟲、瘧原蟲、囊蟲等,亦有抑殺作用。 3.臨床研究: 鶴草芽浸膏制劑“殺絳靈”,成人1.5g,晨空腹頓服,同時服酚酞0.2g導瀉,兒童40mg/kg,治療豬肉絳蟲病10459例,結果排出帶頭節者5826例,驅蟲率為55.71%(河北醫藥,1981,2:17);鮮鶴草芽250g,糯米適量煮粥,去渣,加糖頓服,每日1劑,連服3~5劑,治小兒頭部癤腫(四川中醫志,第1卷,1980,75)。鶴草芽粉10g,加水150ml,文火煎煮5分鐘,含漱,每日3次,7日為1療程,治療艾滋病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2例,總有效率為83.3%(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1998,11:33)。另有用鶴草芽治療滴蟲性腸炎、滴蟲性陰道炎、囊蟲病等。 【圖片】 鶴草芽 ![]() 鶴草芽《常用中藥》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