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治聤耳出膿 檳榔研末吹之。(《鮑氏小兒周方》) 20.治丹毒從臍上起黃腫 檳榔為末。醋調涂。(《續本事方》) 21.治金瘡 白檳榔、黃連少許。為末,敷之。(《經驗方》) 22.治陰毛生虱 檳榔煎水洗。(《本草備要》) 【成藥】 1.檳榔四消丸 2.化和散 3.驅姜片 4.開胸順氣片 【臨床研究】 1.治療絳蟲病 將檳榔60~120g切碎,先用熱水300~500ml浸泡數小時,然后用溫火煎至200ml,于清晨空腹1次服下。服藥前1日晚禁食或進少量流質,服藥后可視具體情況在半至2小時左右服硫酸鎂20~30g。合并應用南瓜子者,則先服南瓜子粉80~125g,待半至2小時再 服檳榔煎劑,而后再服硫酸鎂。統觀各報道,檳榔對豬肉絳蟲,治愈率多在80%~90%以上[1~6)。對短小絳蟲的療效,文獻報道不一, 報道的少數病例(1~6例)都獲治愈[1,4,7~9);8例治愈6例[10);32例的排蟲率為 37.5%,而大便蟲卵的陰轉率為82.8%[11)。對闊節 裂頭絳蟲,報道雖屬個別病例,但均治愈[12~14)。對牛肉絳蟲,治療效果較差,治愈率一般在30%~50%之間[1,15),如與南瓜子合 并應用,則療效可大大提高,治愈率達90%~95%或以上[16~18);亦有報道治療32例,有蟲頭驅出者僅5例,驅出大部分蟲體(未見蟲頭 驅出)14例,無效4例[19)。服藥完畢至排蟲時間由半小時至數小時不等。治愈病例大多只服藥1次,亦有少數要服2次或2次以上[4,10, 18)。鮮檳榔較陳者效力大;檳榔煎前浸泡數小時較即時煎者療效高[15);服用瀉劑較不服用瀉劑的效果佳[10);檳榔煎劑采用十二指腸 管注入法較口服效果好而副作用少[3,4)。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痛及頭昏、心慌,亦有引起嘔吐及腸阻塞者[15)。服藥后保持安靜, 或煎劑冷服,或用2.5%明膠液滴定去除檳榔煎劑中的鞣酸,可以減少惡心、嘔吐等副作用[1,11,15,16)。此外,檳榔與阿的平聯合 治療牛肉絳蟲可提高療效[20);檳榔與南瓜子、石榴皮合用治療豬肉絳蟲、短小絳蟲亦有較好效果[21)。 2.治療姜片蟲病 口服驅姜片(每片含檳榔提取物5mg,牽牛子甙55mg,檳榔細粉220mg),一次性給藥,成人7片,小兒遞減。治療562例,有姜片蟲驅出者達90%以上。1個月后復查370例,糞檢蟲卵轉陰率為87.03%[22)。另有報道,用黑白丑各半與等量檳榔混合,焙炒 存性,成人25g,兒童遞減,于早晨空腹,糖開水一次送服。治療139人,有蟲體排出者134人,多數患者于藥后2小時即開始排蟲,藥后2 周糞檢陰轉率達91.6%[23)。也有報道用檳榔30ml、烏梅10ml、甘草3ml(每ml相當于原藥1.5g)空腹服,觀察124例,7日后糞檢陰轉率達 60.71%[24)。 3.治療鞭蟲病 檳榔100g切片或打碎,于500ml水中浸12小時以上,再煎至100~200ml,分成2~3等分于清晨空腹時分服下,以防嘔吐。服藥前1日先服硫酸鎂20~30g,服藥后3小時不瀉者再服硫酸鎂1次。1次無效者5日后再服1次。根據20例大便復查結果,轉陰者13例 [25)。另報道用檳榔50g(打碎),水煎2次得藥液300ml,加入蔗糖20g溶化后分兩次早晚飯前各服150ml,兒童酌減,5劑為1療程,可連服2個療程,共觀察37例,結果治愈30例(占81%),好轉5例(占13.5%),無效2例(占5.4%)。總有效率為94.6%[26)。 4.治療蟯蟲病 成人用檳榔150~200g,兒童5~7歲用25~30g。水煎清晨空腹頓服,3日后再服1次。報道的少數病例(3例)均獲治愈 [27)。而多數病例(71例兒童)治愈率僅38%,且反應較多[28);更有報道 24例兒童治療結果無1例治愈[29)。另有報道,取花檳榔30g,加水200ml,煎成30ml,每晚保留灌腸,再以雄黃粉10g,調成糊狀外敷肛門口。小兒用量減半。治療50例蟯 蟲引起的肛門瘙癢,經3~20多次用藥,全部治愈[30)。 5.治療鉤蟲病 取檳榔子l00g,打碎水煎1小時,空腹1次服完;1小時后將藥渣再煎服1次,2小時后再服白色合劑30ml(含硫酸鎂15g,碳酸鎂0.6g),并多飲溫水。共治療61例,其中33例有效(經1~3次完全驅除者29例;4例蟲卵減少,癥狀改善),排蟲率為55.9%。無效率 為18%;26%療效不明。并發現用檳榔子才有效,用檳榔片則無效,加糖服可防發生惡心,嘔吐。對用四氯乙烯無效的病例,用檳榔子 有卓效,藥后腹瀉次數越多,療效越好,配合瀉劑可提高療效[31)。也有報道有效率為91%及32%者。另有不少報告認為,無論檳榔子或 片煎劑,對驅除鉤蟲均無效或效果極差[32~36)。 6.治療蛔蟲病 檳榔切片水煎服,14歲以上60~90g,10~13歲50g,7~9歲40g。煎液可1次服完,亦可分3次半小時內服完。共治療118例,其中14例成人配以瀉劑。結果有效48例(占40.61%),無效70例(占59.39%),大多數病人于藥后24小時內排蟲。1次服完較分次服完 效果佳,但易引起嘔吐。服藥后數小時服用硫酸鎂1劑,可提高療效[37)。 7.治療青光眼 將檳榔片制成滴眼液(每l00ml中含生藥l00g,甘油5ml,三氯叔丁醇0.3~0.5g,硼砂0.8g)滴眼,每次1~2滴。共觀察15例29只眼。一般點藥后5~15分鐘縮瞳開始,30~36分鐘達高峰,可維持2小時左右,個別病人維持12小時以上,平均縮瞳1.4mm。點 藥后30分鐘測眼內壓,平均下降6.31mm。一般眼內壓越高,降壓作用越顯著,而對正常及過低的眼內壓影響不大。本滴眼液縮瞳作用比 毛果云香堿維持時間短,刺激性也稍大,一般點藥后,均有輕度疼痛和結膜充血,幾分鐘后可完全消失[38)。 8.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取新鮮干檳榔果8g,用水150ml浸泡1小時,再用文火煎至50~70ml,上午空腹1次內服,2周為1療程,共觀察32例。同時設對照組32例,予服雷尼替丁(Ranitidine)0.15g,每日2次,2周為1療程。胃鏡復查結果表示:檳榔組糜爛性胃炎8例,治療后 均獲效;十二指腸球部潰瘍24例,總有效率為95.8%(23/24例)。對照組糜爛性胃炎7例,5例獲效,2例無效;十二指腸球部潰瘍25例, 總有效率為60.0%(15/25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療效,檳榔組明顯優于雷尼替丁組(P<0.05)。在對幽門螺旋桿菌(HP)的治療方面: 檳榔組2周HP清除率為68.8%(22/32例),4周后至半年后的根除率為62.5%(20/32例);HP轉陰病例中,糜爛性胃炎和十二指腸球部 潰瘍總治愈率為95.5%(21/22例),而HP未轉陰者的治愈率僅20%(2/10例)。雷尼替丁組32例,治療結束和4周至半年復查,HP的清除 率和根除率均為零,無一例轉陰,表明檳榔對HP有良好的抑制或清除作用,其療效與HP被清除有關。復發情況:檳榔組經2周治療后有 21例獲治愈,半年后復查,有2例復發(糜爛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各1例)。雷尼替丁組2周治療后10例獲治愈,半年后復查,有8例復 發(糜爛性胃炎2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6例)檳榔組復發率明顯低于雷尼替丁組(P<0.01)[39)。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