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鵝不食草《青陽客棧》
【名稱】
鵝不食草
【英文】
Small Centipeda Herb
【拉丁文】
Herba Centip
【異名】
食胡荽(《品匯精要》)、野園荽(《瀕湖集簡方》)、雞腸草(《綱目》)、鵝不食(《生草藥性備要》)、地芫荽(《醫林纂要》)、滿天星、沙飛草、地胡椒、大救駕(《簡易草藥》)、三節劍(《分類草藥性急)、山胡椒、連地稗(《嶺南采藥錄》)、球子草(《廣州植物志》)、二郎戟、小救駕(《貴州民間方藥集》)、杜網草、豬屎草(《福建民間草藥》)、砂藥草(《江蘇植藥志》)、白地茜(《南寧市藥物志》)、豬屎潺(《廣西中藥志》)、通天竅(《四川中藥志》)、霧水沙、貓沙、小拳頭(《廣東中藥》)、鐵拳頭、散星草、地楊梅、三牙鉆、蚊子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白珠子草(《福建中草藥》)、球子草(《廣州植物志》)。
【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肺、肝經。
【功效】
祛風通竅,解毒消腫。
【藥用】
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 (L.) A.Br.et Ascher.的全草。
【應用】
主治感冒,頭痛,鼻淵,鼻息肉,咳嗽,哮喘,喉痹,耳聾,目赤翳膜,瘧疾,痢疾,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腫毒,疥癬。
1.《得配本草》:“配川山甲、歸尾,搗敷一切腫毒;佐青黛、川芎,治目中星翳。”
2.《廣東中藥》:“配皂角,共為細末(口畜)鼻,功同通關散。配白玉蘭地、側柏葉、大蒜,治療百日咳有良效。”
【注意】
《得配本草》:“氣虛胃弱者忌用。”
【用法用量】
3.00 - 15.00 g
【形態】
石胡荽
一年生小草本,高5~20cm。莖纖細,多分枝,基部匍匐,著地后易生根,無毛或略具細棉毛。葉互生;無柄,葉片楔狀倒披針形,長7~20mm,寬3~5mm,先端鈍,邊緣有不規則的疏齒,無毛,或下面稍有細毛。頭狀花序細小,扁球形,直徑約3mm,單生于葉腋,無總花梗或近于無總花梗;總苞半球形;總苞片2層,橢圓狀披針形,綠色,邊緣膜質,外層較內層大;花托平坦,無托片;花雜性,淡黃色或黃綠色,全為筒狀;外圍雌花多層,花冠細,有不明顯的裂片;中央的兩性花,花冠明顯4裂。瘦果橢圓形,長約1mm,具4棱,邊緣有長毛;無冠毛。花期9~11月。
生于路旁荒野、田埂及陰濕草地上。分布于東北、華北、華中、中東、華南、西南。
【產地】
主產浙江、湖北、江蘇、廣東等地。此外,廣西、貴州、江西、福建、安微、河南等地亦產。銷全國。
【品種考證】
出自《食性本草》; ①《品匯精要》:"食胡荽,春生苗葉,莖圓而中空,折之有白汁。節間生葉,青綠色。其花細白,至夏作叢而開,子葉與胡荽無異。此草鵝皆不食,故名鵝不食草。"②《綱目》:"石胡荽,生石縫及陰濕處,小草也。高二、三寸,冬月生苗,細莖小葉,形狀宛如嫩胡荽,其氣辛熏不堪食,鵝亦不食之。夏開細花,黃色,結細子,極易繁衍,僻地則鋪滿也。"
【化學成分】
全草中含多種三萜成分、蒲公英賽醇( Tarax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山金車烯二醇(Arnidiol),及另一種未知的三萜二醇(C30H50O2,熔點2O4~206℃)。尚含有豆甾醇、谷甾醇、黃酮類、揮發油、有機酸等。全草含揮發油,另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有其棕櫚酸酯和醋酸酯、山金車甾醇(arnidiol)、豆甾醇、β-谷甾醇、羽扇豆醇及其醋酸酯、廿六醇。并含一種倍半萜內醋(6-O-senesioyl,plenolin)、山金車內酯C(arnicolide C)、橙花菌素酰胺乙酸酯(aurantiamide acetate)、槲皮素3,3′-二甲醚(quercetin 3,3′-dimethyl ether)、槲皮素3-甲醚(quercetrin 3-methylether)及芹菜素(apigenin)。尚含三萜皂甙。
【藥理作用】
1.抗過敏作用 鵝不食草熱水提取物在動物皮膚被動過敏反應(PCA)中表現出顯著抗過敏作用,也可較強地抑制化合物48/90或刀豆球蛋白A誘導的大鼠腹腔肥大細胞組胺釋放。在PCA試驗中,口服50mg/kg,前兩種化合物對色素滲出抑制率分別為61.76%、37.4%。
2.抗突變及抗腫瘤作用 采用Ames試驗平板摻入法.選用標準菌株TA98和TA100誘變劑分別為4—硝基鄰二胺和迭氮鈉。鵝不食草兩次水煎煮濃縮液進行實驗,每皿加入量為3mg具有一定的抗突變作用,鵝不食草乙醇提取物有較明顯的制腫瘤生長作用。
3.其他作用 揮發油和乙醇提取液部分有某些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沉淀部分止咳效果不明顯,無祛痰作用。煎劑25%-50%在馬鈴薯雞蛋固體培養基內對結核桿菌有某些抑制作用。200%煎劑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采收加工】
9~11月花開時采收,鮮用或曬干。
【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切成中段,干燥,篩去灰屑。
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防霉。
【附方】
1.治傷風頭痛、鼻塞 鵝不食草(鮮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氣,即打噴嚏,每日2次。(《貴陽民間藥草》)
2.治鼻炎,鼻竇炎,鼻息肉,鼻出血 鵝不食草、辛夷花各3g。研末吹入鼻孔,每日2次;或加凡士林20g,做成膏狀涂鼻。(《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支氣管哮喘 石胡荽、瓜蔞、萊菔子各9g。煎服。(《安徽中草藥》)
4.治目病腫脹紅赤,昏暗羞明,隱澀疼痛,風癢,鼻塞,頭痛,腦酸,外翳攀睛,眵淚稠粘 鵝不食草二錢,青黛一錢,川芎一錢。為細末,先噙水滿口,每用米許(口畜)入鼻內,以淚出為度。不拘時候。(《原機啟微》(口畜)鼻碧云散)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