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涩综合在线亚洲第一,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97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婷婷久

中國醫藥網

薄荷《中藥全書》

時間:2015-10-04 02:00來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點擊:
【標題】 薄荷《中藥全書》 【名稱】 薄荷 【拼音】 Bohe 【英文】 Peppermint 【日文】 ハツカ 【拉丁文】 Herba Menthae 【異名】 蕃荷菜(四川、江蘇),南薄荷《本草衍義》,升陽菜《滇南本草》,薄苛《品匯精要》,雞蘇《本草蒙筌》,夜息花(山東),
【標題】
薄荷《中藥全書》 
【名稱】
薄荷 
【拼音】
  Bohe 
【英文】
  Peppermint 
【日文】
  ハツカ 
【拉丁文】
  Herba Menthae 
【異名】
  蕃荷菜(四川、江蘇),南薄荷《本草衍義》,升陽菜《滇南本草》,薄苛《品匯精要》,雞蘇《本草蒙筌》,夜息花(山東),仁丹草(四川、江蘇),見腫消(江蘇),水益母、接骨草(云南),土薄荷、魚香草、香薷草(四川)。 
【性味歸經】
  辛,涼。歸肺、肝經。 
【功效】
  本品性涼,味辛。能宣散風熱、清頭目、透疹。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喉痛、風疹、麻疹。用量3~6 g。薄荷油為芳香劑、驅風劑、調味劑;用于皮膚產生清涼感以減輕疼痛。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藥用】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應用】
  1.用于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本品蘋以發散,涼以清熱,清輕涼散,為疏散風熱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邪在衛分,頭痛、發熱、微惡風寒者,常配銀花、連翹、牛蒡子、荊芥等同用,如銀翹散。
  2.用于頭痛目赤,咽喉腫痛。本品輕揚升浮、芳咽喉。用治風熱上攻,頭痛目赤,多配合桑葉、菊花、蔓荊子等同用;用治風熱壅盛,咽喉腫痛,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蠶、荊芥、防風等同用。
  3.用于麻疹不透,風疹瘙癢。本品質輕宣散,有疏散風熱,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風熱柬表,麻疹不透,常配蟬蛻、荊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湯;治療風疹瘙癢,可與苦參、白鮮皮、防風等同用,取其祛風透疹止癢之效。
  4.用于肝郁氣滯,胸悶脅痛。本品兼入肝經,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自芍|當歸等疏肝理氣調經之品,治療肝郁氣滯,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如逍遙散。此外,本品芳香辟穢,還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濕穢濁之氣,所致痧脹腹痛吐瀉等癥,常配藿香、佩蘭、白扁豆等同用。 
【注意】
  本品芳香辛散,發汗耗氣,故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不宜久存。薄荷片貯干燥容器內,密閉。 
【用法用量】
  煎服,3~6g;宜后下。其葉長于發汗,梗偏于理氣。 
【形態】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香氣。根狀莖葡匐。莖直立,方形,有倒向微柔毛和腺鱗。葉對生,卵形或長圓形,兩面有疏柔毛及黃色腺鱗,邊緣具細鋸齒。輪傘花序腋生,萼鐘形,5齒,狹三角狀鉆形;花冠淡紫色,冠檐4裂,上裂片較大,頂端微2裂;雄蕊4;子房4裂,花柱 著子房底。小堅果卵球形。花期8~10月,果期9~11月。全國各地有分布。生于溪邊、溝邊等濕地;常為栽培。 
【產地】
  主要栽培于江蘇、安徽及江西。江蘇、安徽所產者為蘇薄荷,主銷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其余備地栽培薄荷的多自產自銷。 
【栽培】
  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宜在土質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陽光充足的地塊種植。秋季(11~12月)或春季(3~4月)用根莖繁殖,選粗壯、節短色白的根莖,切成7~10cm長小段,按行株距30cm×16cm開溝條栽,溝深7~10cm,每畝用種莖75~100kg;也可 扦插和種子繁殖。出苗后至封行前,須中耕除草2~3次,每次收割后,結合除草松土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配合磷鉀肥。每年5~10月 發生銹病和白星病時,可噴1:1:160波爾多液;用90%晶體敵百蟲制成毒餌誘殺地老虎。 
【品種考證】
  薄荷,見于《唐本草》。《新修本草》記載:“薄荷莖葉似荏而尖長,根經冬不死,又有蔓生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薄荷的特征、栽培、分布和用途作了詳述:“薄荷人多栽蒔,二月宿根生苗,清明前后分之。方莖赤色,其葉對生,初時形長而頭圓,及長 則尖。吳、越、川、湖人多以代茶。蘇州所蒔者,莖小而氣芳,江西者稍粗,川蜀者更粗,入藥以蘇產為勝。”《本草綱目》及《植物 名實圖考》所附的薄荷圖,與李時珍所述的薄荷一致,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商品規格】
  商品按產區分為太倉薄荷、杭薄荷等;按采收季節分頭刀薄荷和二刀薄荷,按生長分有野生薄荷和栽培薄荷。均以葉多、色深綠、味清涼、香氣濃者為佳,一般認為太倉的栽培頭刀薄荷質最優。 
【顯微特征】
  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呈長方形,下表皮細胞細小扁平,有氣孔;上下表皮有多數凹陷,內有大形特異的扁球形腺鱗。葉肉柵欄組織為1~2列細胞,海綿組織為4~5列細胞,葉肉細胞含針簇狀橙皮甙結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和木質部外側有厚角組織。莖橫切面:呈四方形。表皮為1列長方形細胞。皮層薄壁細胞數列,排列疏松,四棱角處由厚角細胞組成。內皮層明顯。韌皮部狹。形 成層成環。木質部在四棱處發達。髓薄壁細胞大,中心常有空洞。薄荷粉末:
  1.腺鱗頭部頂面觀呈圓形,側面觀扁球形,6~8細胞;柄單細胞。
  2.非腺毛完整者1~8細胞,稍彎曲,疣狀突起較細密。
  3.葉片下表皮細胞壁彎曲,細胞中含橙皮甙結晶;氣孔直軸式。
  4.橙皮甙結晶存在于莖、葉表皮細胞及薄壁細胞中,淡黃色,略成扇形或不規則形。
  5.莖表皮表面觀呈類長方形或類多角形,垂周壁稍厚,表面有角質紋理。 
【化學成分】
  莖、葉含揮發油,有薄荷香氣,味辛辣清涼,油中主含l-薄荷醇(薄荷腦,l-menthol)約77%~87%,l-薄荷酮(l-menthone)約10%,溫度稍低時析出大量無色薄荷醇晶體。油中還含有異薄荷酮、胡薄荷酮(pulegone)0.6%、D-月桂烯、檸檬烯(limonene)、辛醇及微量的桉葉油精和α-松油醇等。  (責任編輯:Doctor001)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