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姜黃《中國藥典》 【名稱】 姜黃 【拼音】 Jianghuang 【英文】 RHIZOMA CURCUMAE LONGAE 【概述】 本品為姜科植物姜黃 Curcuma longa L. 的干燥根莖。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洗凈,煮或蒸至透心,曬干,除去須根。 【性味歸經】 辛、苦,溫。歸脾、肝經。 【應用】 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用于胸脅剌痛,閉經,{徵}瘕,風濕肩臂疼痛,跌撲腫痛。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 【用法用量】 3~9g ;外用適量。 【理化鑒別】 (1) 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為1 列,細胞扁平,壁薄。皮層寬廣,有葉跡維管束;外側近表皮處有6~8列木栓細胞,扁平,壁薄,排列較整齊;內皮層細胞凱 氏點明顯。中柱鞘為1~2列薄壁細胞;維管束有限外韌型,散列,近中柱鞘處較多,向 內漸減少。薄壁細胞含油滴、淀粉粒及紅棕色色素。 (2) 取本品粉末少量,置濾紙上,滴加乙醇與乙醚各1 滴,待干,除去粉末,濾紙染成黃色,加熱硼酸飽和溶液1 滴,則漸變為橙紅色,再加氨試液1 滴,則變成藍黑色, 后漸變為褐色,久置,則又變為橙紅色。 【含量測定】 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于7.0%(ml/g) 。 【炮制】 除去雜質,略泡,洗凈,潤透,切厚片,曬干。 【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卵圓形、圓柱形或紡錘形,常彎曲,有的具短叉狀分枝,長2~5cm,直徑1~3cm。表面深黃色,粗糙,有皺縮紋理和明顯環節,并有圓形分枝痕 及須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棕黃色至金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內皮層環 紋明顯,維管束呈點狀散在。氣香特異,味苦、辛。 【圖片】 姜黃 藥材姜黃 藥材姜黃《中國藥典》 藥材姜黃橫切面 藥材姜黃橫切面《中國藥典》 【錄自】 《中國藥典》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