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醋自然銅 《雷公炮炙論》:“如采得,先捶碎,同甘草湯煮一伏時,至明漉出,攤令干,入臼中搗了,重篩過,以醋浸一宿,至明,用六一泥泥瓷合子,約盛得二升已來,于文武火中養三日夜,才干便用蓋蓋了,用火煅兩伏時,去土抉蓋,研如粉用。若修事五兩,以醋兩鎰為度。”《三因方》:“燒存性,醋浸一宿。”《圣濟總錄》:“火煅紅,以米醋浸,又煅幾十余次,水洗灰研。”《普濟方》:“火煅,醋淬十二次,研,水飛過焙。”現行,取凈自然銅,砸成小塊,置無煙爐火上或置適宜的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煅至暗紅色,取出后及時放入醋內浸淬,如此反復煅淬數次至黑褐色,表面光澤消失并酥松,取出,攤涼。每自然銅100kg,用醋30kg。煅淬后,質脆,易于粉碎和煎出藥效,同時增強散瘀止痛的作用。 貯干燥容器內,置干燥處,防塵。 【附方】 1.治打撲傷 自然銅(研極細,水飛過)同當歸、沒藥各半錢。以酒調頻服,仍以手摩痛處。(《本草衍義》) 2.治跌撲骨折 自然銅(煅通紅,醋淬七次,放濕土上月余用)、乳香、沒藥、當歸身、羌活等分。為散,每服二錢,醇酒調,日再服。(《張氏醫通》自然銅散) 3.治心痛 自然銅火煅,醋內淬九次,為末。每疼,醋調一字下。(《衛生易簡方》) 4.治頭風疼痛至甚 黃柏半兩(厚者),自然銅半兩,細辛(去葉、土)一分,胡椒四十九粒。上件共為細末,每遇頭痛、頭風發時,先含水一口,后用藥一字(口畜)鼻中,左疼左(口畜),右疼右(口畜),(口畜)罷吐去水,口咬箸頭,瀝涎出為度。(《楊氏家藏方》自然銅散) 5.治項下氣癭 自然銅貯水甕中,逐日飲食,皆用此水,其癭自消,或火燒煙氣,久久吸之亦可。(《直指方》) 6.治一切惡瘡及火燒湯燙 自然銅、密陀僧各一兩(并煅研),甘草、黃柏各二兩(并為末)。上四味,一處研細,收密器中,水調涂或干敷。(《圣濟總錄》自然銅散) 7.治杖瘡 自然銅半兩(醋淬七次),乳香、沒藥各三錢,茴香四錢,當歸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溫酒調下。(《證治準繩》乳香散) 8.治倒睫卷毛 木鱉子(去殼)一錢,自然銅五分(制)。上搗爛為條子,(口畜)鼻;又以石燕末入片腦少許,研,水調敷眼眩上。(《證治準繩》起睫膏) 9.治暑濕癱瘓,四肢不能動 自然銅(燒紅,酒浸一夜)、川烏頭(炮)、五靈脂、蒼術(酒浸)各一兩,當歸二錢(酒浸)。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酒下,覺四肢麻木即止。(《綱目》引《陸氏積德堂方》) 【參考文獻】 《日華子本草》:涼,排膿,消瘀血,續筋骨,治產后血邪,安心,止驚悸,以酒磨服。 《開寶本草》:味辛,平,無毒。療折傷,散血止痛,破積聚。 《本草衍義補遺》:自然銅,世以為接骨之藥。然此等方盡多,大抵骨折在補氣、補血、補胃,俗工惟在速效,以罔利迎合病人之意。而銅非煅不可用,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掮,挾香熱毒藥,雖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禍甚于刀劍,戒! 《本草綱目》:自然銅接骨之功,與銅屑同,不可誣也。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氣活血可爾。 《本草經疏》:自然銅稟土金之氣以生,故其味辛,氣平,無毒。乃入血行血,續筋接骨之神藥也,凡折傷則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帶之血,破積聚之氣,則痛止而傷自和也。大明:主消瘀血、膿,續筋骨,治產后血邪,安心止驚悸,以酒磨服者,可謂悉其用矣,寇宗奭云:有人以自然銅飼折翅胡雁,后遂飛去,今人打撲損傷,研細水飛過,同當歸、沒藥各半錢,以酒調服,仍以手摩痛處,即時見效。 簡誤:凡使中病乃已,不可過服,以其有火金之毒,走散太甚。 《藥性解》:自然銅,味辛,性平,無毒,不載經絡。主破積聚,療折傷,續筋骨,散血排膿,止痛定驚,亦主產后血邪。 按:丹溪曰:自然銅世以為接骨要藥,不知接骨在補氣補血,補胃補腎,俗醫惟速效,以罔利而用之,亦未稔其燥散之禍耳。 《景岳全書》:味辛平,性涼。能療折傷,散瘀血,續筋骨,排膿止疼痛,亦鎮心神,安驚悸。宜研細水飛用,或以酒磨服。然性多燥烈,雖其接骨之功不可泯,而絕無滋補之益,故用不可多,亦不可專任也。 《本草備要》:重,續筋骨。 辛平。主折傷,續筋骨,散瘀止痛。折傷必有死血瘀滯經絡,然須審虛實,佐以養血補氣溫經之藥。銅非煅不可用。火毒金毒相煽,復挾香藥,熱毒內攻,雖有接骨之功,必多燥散之禍,用者慎之。昔有飼折翅雁者,雁飛去,故治折傷。 《本經逢原》:辛平,小毒。 自然銅出銅坑中,性稟堅剛,散火止痛,功專接骨。骨接之后,即宜理氣活血,庶無悍烈傷中,走散真氣之患。 《本草求真》:[批]散血瘀,接骨止痛。 自然銅專入骨。因何用能接骨,蓋緣骨被折傷,則血瘀而作痛,得此辛以散瘀破氣,則痛止而傷自和也,而骨安有不接乎。且性秉堅剛,于骨頗類,故能入骨而接。是以有合乳香、沒藥、 蟲,五銖古錢、麻皮灰、血竭、胎骨作丸,煎當歸、地黃、續斷、牛膝、丹皮、紅花,濃湯送下,以治跌撲損傷最效。但中病即已,不可過服,以致真氣走泄耳。震亨曰:自然銅世以為接骨之藥,然此等方盡多,大抵宜補氣、補血、補胃。俗工惟在速效,迎合病人之意,而銅非煅不可用。若產后血虛者忌服。 《得配本草》:辛,平。散血,定痛,續筋接骨。 《本草新編》:亦鉛之類,未煉礦者也。火煅醋淬,研細末。治跌損,接骨續筋,療折傷,散血止痛,熱酒調服,立建奇功。若非煅成,切勿誤服。 自然銅,乃治折傷之神藥,然而老弱之人,亦宜少用。蓋老人孤陽而少精,弱人氣虛而少血。跌損之病,雖尚接續,然必以生地、當歸、川芎、牛膝之類為君臣,少加自然銅為佐使,則取效既捷,而精血又復不傷。倘止投自然銅,以求速效,絕不加入補血、補精之味,則火煅之物,其性大燥,以燥助燥,必生大熱,況又是老弱之人,何能勝此乎?骨雖接續,而變病即生,其禍有不可勝狀者矣。 《本草分經》:辛,平。主折傷,續筋骨,散瘀火。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