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滿山紅《中藥學7版》 【名稱】 滿山紅 【拼音】 Manshanhong 【出處】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概述】 為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Rhododendron dauricum L.的葉。主產于黑龍江、吉林、新疆等地。秋、季采收,曬干或陰干用。 【性味歸經】 苦,寒。歸肺經。 【功效】 止咳祛痰平喘 【應用】 咳喘痰多。本品味苦性寒,有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但平喘作用較弱。用于咳喘痰多氣喘者,單用即有良好效果。現已制成杜鵑素片、滿山紅油、滿山紅膠丸等用于臨床。 【用法用量】 6~15g。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葉及花含揮發油,其中有杜鵑酮(大牻牛兒酮)、檜腦、薄荷醇、α-、β-、γ-桉葉醇,葉又含多種黃酮類,如金絲桃苷、異金絲桃苷、槲皮素等;香豆精類物質,如東莨菪素、傘形花內酯;酚酸類物質,如香草酸、杜鵑醇,氫醌及微量梫木毒素。 2.藥理作用:煎劑有明顯鎮咳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杜鵑酮,水溶液及有效成分杜鵑素呈現顯著的祛痰作用。醇浸水溶液能對抗支氣管痙攣,呈現平喘作用。適當劑量的滿山紅制劑具洋地黃樣強心作用,大劑量由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水煎劑和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綠膿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此外,本品尚有降血壓作用。 3.不良反應:少數患者服后,可引起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癥狀,出現輕度頭暈、胃腸不適、胃痛、頭痛、胸悶、口干等癥狀,但經停藥l~3天后,可自行消失。葉內服量超過90~120克時,可產生惡心、嘔吐、頭昏、心搏緩慢、皮膚發紅、呼吸困難、四肢發麻、平衡失調等癥狀。治療:按一般中毒治療原則處理。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