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羅漢果 【拼音】 Luohanguo 【概述】 為葫蘆科植物羅漢果Mormordica grosvenorii Swingle的果實。主產于廣西。秋季果熟時采摘,用火烘干,刷毛,生用。 【性味歸經】 甘,涼。歸肺、大腸經。 【功效】 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潤腸通便。 【應用】 1.咳喘,咽痛。本品味甘性涼,善清肺熱,化痰飲,且可利咽止痛,常用治痰嗽,氣喘,可單味煎服,或配伍百部、桑白皮同用;治咽痛失音,可單用泡茶飲。 2.便秘。本品甘潤,可生津潤腸通便,治腸燥便秘,可配蜂蜜泡飲。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或開水泡服。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果中主要含三萜苷類,包括賽門苷Ⅰ、羅漢果苷ⅡE、Ⅲ、ⅢE、Ⅴ、Ⅵ、羅漢果新苷,黃酮類成分山奈酚—3,7-α-L二鼠李糖苷和羅漢果黃素D-甘露醇,還含大量葡萄糖、果糖,又含錳、鐵、鎳等20多種無機元素,蛋白質,維生素C、E等。種仁含油脂成分,其中脂肪酸有亞油酸、油酸、棕櫚酸等。 2.藥理作用:水提物有較明顯的鎮咳、祛痰作用,有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活力的作用,能較顯著提高實驗動物外周血酸性α-醋酸萘酯酶陽性淋巴細胞的百分率,提示可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大劑量的羅漢果能提高脾特異性玖瑰花環形成細胞的比率,對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吞噬率無明顯作用。水浸出液可抑制變鏈菌抑制的致齲作用。 3.臨床研究: 羅漢果,配浙貝母、山慈姑、風栗殼等水煎服,治頸淋巴結核有效(中藥臨床應用,廣東人民出版社,1975:586);羅漢果中存在一種甜味物質,其甜度比食糖約甜300倍,這種新物質是治療不能食糖的糖尿病人的一種最理想的食用藥物(植物雜志,1978,5:35) 【參考文獻】 《嶺南采藥錄》:“理痰火咳嗽。” 【圖片】 羅漢果 ![]() 羅漢果《本草綱目》 ![]() 羅漢果干燥果實 ![]() 羅漢果果實_2 ![]() 羅漢果植株花和果實_1 ![]() 藥材羅漢果 ![]() (責任編輯: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