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款冬花《中藥學7版》 【名稱】 款冬花 【拼音】 Kuandonghua 【出處】 《神農本草經》 【概述】 為菊科植物款冬 Tussilago farlara L.的花蕾。主產于河南、甘肅、山西、陜西等地。12月或地凍前當花尚未出土時采挖,除去花梗,陰干,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歸經】 辛、微苦,溫。歸肺經。 【功效】 潤肺下氣,止咳化痰。 【應用】 咳喘。本品辛溫而潤,治咳喘無論寒熱虛實,皆可隨證配伍。咳嗽偏寒,可與干姜、紫菀、五味子同用,如款冬煎(《千金方》)。治肺熱咳喘,則配知母、桑葉、川貝母同用,如款冬花湯(《圣濟總錄》);若配人參、黃芪,可治肺氣虛弱,咳嗽不已;若治陰虛燥咳,則配沙參、麥冬;喘咳日久痰中帶血,常配百合同用,如百花膏(《濟生方》);肺癰咳吐膿痰者,也可配桔梗、苡仁等同用,如款花湯(《瘡瘍經驗全書》)。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內傷久咳宜炙用。 【臨床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生物堿款冬花堿、克氏千里光堿;及倍半萜成分款冬花素、甲基丁酸款冬花素酯、去乙酰基款冬花素;三萜成分款冬二醇、山金車二醇;蕓香苷、金絲桃苷、精油、氨基酸及鞣質等。 2.藥理作用:煎劑及乙醇提取物有鎮咳作用,乙酸乙醇提取物有祛痰作用,醚提取物小量略有支氣管擴張作用,醇、醚提取物有呼吸興奮作用。醚提取物及煎劑有升血壓作用;醚提取物能抑制胃腸平滑肌,有解痙作用;提取物及款冬花素有抗血小板激活因子作用。 3.臨床研究: 單味款冬花嚼成糊狀,涂于消毒布塊外貼于傷面,治51例慢性骨髓炎,總有效率92%(新中醫,1989,11:38) 【參考文獻】 1.《神農本草經》:“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 2.《本經逢原》:“潤肺消痰,止嗽定喘。” 3.《本經疏證》:“《千金》、《外臺》,凡治咳逆久咳,并用紫菀、款冬者十方而九。然其異在《千金》、《外臺》亦約略可見。蓋凡唾膿血失音者,及風寒水氣盛者,多不甚用款冬,但用紫菀;款冬則每同溫劑、補劑用者為多。” 【錄自】 《中藥學7版》 (責任編輯:Doctor001) |